如何在编纂实践中体现镇街特色
仓山区方志委 陈丽
全国第二轮志书断限为1990-2005年。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仓山区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在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等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历史变迁。1996年福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原郊区仓山镇、城门镇、盖山镇、建新镇及螺洲镇划入仓山区,地辖范围扩大至整个南台岛,行政辖区面积由9.8平方公里扩大到142平方公里,人口由13万人增加到34万人,形成“五镇七街”(仓前、东升、对湖、临江、上渡、下渡、三叉街)和98个居委会、107个村委会的行政构架(2003年又成立金山街道,人称“五镇八街”)。作为《仓山区志1990-2005》的开篇之作《政区》篇第二章《镇街》,如何在不违背志书体例的前提下,既反映时代的变迁,又充分体现各镇、街的特色,在共性中寻找个性呢?在编纂实践过程中,我们作了以下几点有益的探索。
一、求同存异,略同详异。
在一个共同区划——仓山区范围内,要分别对五镇八街做微观介绍,不可避免会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处在同一个宏观历史背景下,面临相同的历史机遇,处于相同的地理环境等,我们力争做到求同存异,略同详异。在这些宏观方面,《镇街》着墨较少,有的甚至只字不提,但相同大背景下又有不同特色,对此则做重点介绍。如在介绍各镇、街四至情况时,大都是一笔带过,然而对处于福州南大门的城门镇,处于福州西南大门的建新镇却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城门镇为例:城门镇位于福州南台岛东部。北、东、南三面为闽江、乌龙江环抱,北、东、南分别与马尾区、长乐市隔江相望,西与盖山镇相接。在这样不厌其烦的描述中,既体现了城门镇独特的自然环境:两江环抱,又反映了其作为仓山“边镇”的地域特点,突出了城门镇做为福州南大门的重要战略位置,从而与其它镇街相区别。再比如同样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不同镇街的支柱产业也不尽相同。如在《建新镇简介》中,则重点记述了其蔬菜和花果种植业的突出成绩,而在《螺洲镇简介》中,则重点记述了其柑橘生产的兴盛。又如同是棚户区改造,临江街道重点记述了中洲岛洪水淹没区的改造,上渡街道则记述三县洲大桥、林产品市场的建设过程。这样处理,则同中有异,详同略异,既节省了笔墨,使篇幅更紧凑,又体现了各个镇街的不同特色。
二、彩线串珠,在水之湄
闽江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乡。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後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仓山区分南北两支,就是俗称的乌龙江和白龙江。两江在现城门镇又汇合成马江,并形成一个叫三江口的冲击平原。随着福州城市东扩南移发展战略的实施,现两江已被大福州揽进怀抱,福州城因此拥有“两江四岸”,这在全国除了武汉、重庆,还找不到第三个能与福州相媲美的天然江水资源的城市。仓山区座拥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两江水孕育了璀璨的仓山文明。 写《仓山区志》自然绕不开两江水。在记述各镇街四至时,都是以两江为参照物进行缀述,宛如彩线串珠,充分体现了仓山区两江环抱、三江汇流的特色。如《盖山镇简介》中介绍:盖山镇位于福州南台岛中部,沿江多为洲地滩涂。北临闽江,南滨乌龙江。《城门镇简介》:北、东、南三面为闽江、乌龙江环抱,北、东、东南分别与马尾区、长乐市隔江相望。《建新镇简介》:西临乌龙江,《螺洲镇简介》:南临乌龙江等等。这一显著的“在水之湄”的地域特色就将仓山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凸显出来,在福州市五城区中显得与众不同。另外,在城市建设中也处处体现两江环抱的特色。如《建新镇简介》中记述了其辖区内的桥梁,东、西共有七座巨型桥梁横跨乌龙江、白龙江,既体现其两江分流的恢宏气势,又体现了其作为福州西南大门重要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
三、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作为福建省著名的学区,仓山区境内高校林立,各种名目繁多的中职技校、培训学校更是数不胜数。在《镇街》篇中,自然不能遗漏这一重要特色。在记述这一特色时,注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如在《仓山镇简介》中,以境内福建师大为重点,以点带面介绍了仓山镇作为重要学区的人文特色:境内有福建师大等大中专院校32所,技校1所,文化站1个,图书馆13个,农民公园1个,文化广场19个;从方方面面展示了仓山镇“人文仓山”的特点,站在全区高度看,又与《对湖街道简介》遥相呼应:对湖地区有19所大中专院校,在校大中专学生近3万人。仅仓山镇与对湖街道就有大中专院校共计51所,由点及面,形成著名学区,为全区乃至全省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是海西建设的科技发动机和助推器。
在反映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也十分注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棚户区改造为例,由于两江环抱的独特地理环境,1990年,仓山区大多数沿江低洼地区多为棚户区,雨水季节多为洪水淹没。老百姓苦不堪言。在《镇街》篇中,我们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镇街对棚户改造进行记述。如:对临江街道、上渡街道、下渡街道的棚户区改造进行重点记述,缀读起来,就是一部生动的闽江南岸发展史、奋斗史。再加上图照的配合说明,更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良好局面。
地方特色新方志的生命。是方志的价值所在,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体现广阔的时代变迁、历史变化,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以上是我们在探索过程中的一些拙见,望广大专家、学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