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编镇村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作者:周 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它正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环。目前,省、市、县史志编修工作已进入规范化轨道。而编修镇村志则尚未有统一规定,我认为也应纳入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大力推动。
一、编修镇村志意义深远
志书具有“存史、资治、教化”功能,它融汇一方地情,是一地的文明史和发展史,凝结着一方人民的创业精神,为一方百姓立言,浸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因而是我们进行爱国、爱乡教育不可多得的教材。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编修镇村志,正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保护的重要举措。
二、编修镇村志条件已经成熟
国务院颁发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对修志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编修镇村志尚未列入统一规定。这可能是考虑到全国镇、村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修志受到人力、财力等因素影响。我们应该看到,近十几年来,许多省、市、县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特别是在沿海开放省、市、县,大多数镇村已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向小康社会迈进。有鉴于此,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山西、山东等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先后提出在有条件的镇村也应编修镇村志,从而以推动我国地方志事业的全面发展,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长乐市近几年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方面都已取得显著的发展。展示出长乐经济文化的实力和特色。可以说,长乐市的大多数镇村已具备了修编志书条件。从人力上来说、各镇、村都建立了老人会,有一大批热爱家乡文化事业的乡贤。从财力来说,近几年来,长乐一直保持“全国百强”、“福建十强”的地位,近年又跃居“福建十佳”之首,各镇村还有许许多多热爱家乡建设的海内外侨胞和企业家。从素材上来说,长乐历史悠久、山川形胜、人文荟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长乐修编镇村志是切实可行的。
三、编修村镇志的三大好处
(一)修编镇村志,可以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
农村修志就要发动村民参与收集、提供、整理各类资料。这其实也是传播文化知识的过程。志书修好后,还可以发动、组织村民读志、了解家乡的历史与现状,许多知识,村民可以从不懂到懂,这也是一次求知、求乐、求美的过程。是接受再教育,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的过程。
(二)修编镇村志,可以激发乡亲爱国、爱乡热情。
志书内容丰富,村民读志,可以从中受到直观的热爱故土和热爱家园的教育。 长乐市各乡村有许多革命纪念性馆堂和有历史价值的名人故居、场馆,村民通过阅读志书,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家乡历史和现状,从而为有这样家乡而骄傲,特别是能帮助青少年“牢记昨天,珍惜今天,开创明天”,更加坚定为建设更美好家园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镇村志中记载海内外事业有成的乡亲的光辉创业历程和他们热心在家乡举办各种文化公益事业、造福桑梓的光荣事迹。这更能激发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使他们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三)修编镇村志,加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长乐市有1380多年的历史,各乡村都流传着许多故事,传说,这是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有古民居、名人宅第、庙、寺、遗址、名山胜景、文物、典籍等,也有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如闽剧、评话、亻尺 唱、十番亻尺 、舞狮、舞龙灯、民间手工艺等民俗活动,这些文化遗产都体现长乐千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文化延续和传承的载体。通过修编镇村志、各村可以进一步通过老一辈人来加以挖掘、抢修和整理,从而对文化遗产起到保护和开发的作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