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始末
形式新——四川省历史上首部重大事件志书,近一半内容首次公开披露
规模大——分8卷,总计近7000页、上千万字
流程严——经过组织发动、初稿编纂、总纂审稿、送审出版4大流程、12个必要环节
参与广——全省上百个单位参加、上千人直接参与编纂
功能重——存史资政育人,为国家保存历史资料,为民族留下珍贵记忆,为人民奉上精神食粮
10年前的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肆虐巴蜀大地,一场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人间奇迹随即在地震灾区书写。
这是人类和中华民族史上值得记载的重要一页。
10年后的5月,一套由省政府组织实施、全面记述伟大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全过程的《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正式出版面世。这是我省历史上首次就重大事件编纂志书,其中近一半内容首次公开披露。
这套共8个分卷、近7000页、上千万字的志书,编纂耗时近10年,成为巴蜀儿女对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地震和伟大抗震救灾历史的最好纪念。
众手成志——打破志书传统,首次记录重大事件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畏途巉岩不可攀”……这是李白代表作品《蜀道难》中的名句。
在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眼里,古代诗词、典籍,记载了这片土地遭遇过山川变色的大地震大水灾,也颂扬了几千年来蜀人面对自然灾难的大无畏精神和战胜困难的不屈意志,成为四川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隔代修史,当代修志。地方志在“鉴往知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被人们称为国家民族“记忆工程”。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初期,四川省萌发了编纂汶川抗震救灾志的构想。“然而,一度时期,少数学者对是否有必要编纂抗震救灾志提出不同看法。”省地方志办相关负责人回忆说。
按照方志的传统惯例,一般是纵向记录一个地区相当长时期的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情况,而抗震救灾志的内容特点是时间短,横断面非常广,因此既不具备传统综合类志书的特征,也不具备一般专志中的部门志、行业志的特性。
在疑惑、争论过程中,波澜壮阔的灾后重建在灾区展开,感人至深的故事也被人们争相传颂。
共识,也在碰撞中逐步形成——以志书形式全面、客观、系统记述特大地震和抗震救灾的壮举,总结抗震救灾经验,提高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增强人类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凝聚力。
就在思想统一之时,国家层面也作出了相关部署。2009年4月,四川省政府作出组织编纂《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的重大决定,成立编纂委员会,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等领导担任编委会领导,成员包括受灾市(州)和50多个省直部门及中央在川机构负责人。
一项耗时近10年的浩大政府资政存史工程由此展开。
对重大事件修志,在四川志书编修历史上还是首次。对纵向跨度短、横断面很广的这部志书,如何“立柱架梁”,科学合理设计容量和卷数,成为开工后的第一道难题。
专家和省直部门参编同志通过反复论证认为,四川抗震救灾志要坚持省这个层面为主体,内容既要涉及受灾市(州)、县(市、区),同时要兼顾兄弟省(市、区)援助援建和港澳台及国际社会援助内容;按《总述大事记》《灾情》《抢险救灾》《医疗防疫》《赈灾》《灾后重建》《英模》《附录》8个分卷开展编纂工作。
此前,四川省规模浩大的第二轮省、市、县三级志书编修已全面展开,具体组织实施部门为各地各级地方志机构。然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环节多、范围广,涉及的部门数量前所未有。
“只有运用好地方志工作众手成志的工作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吸纳相关资料,达到志书记述完整性、系统性的目标。”省地方志办综合处处长陶利辉说,除《总述大事记》和《附录》分卷由省地方志办承担外,其他分卷分别由省军区、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地震局等抗震救灾或恢复重建主体任务实施部门承担,在省地方志办的业务指导下,形成多重合力,共同推进编纂工作。
按照规划,这部志书要全景式记录四川灾区走出化危为机、崛起危难的跨越发展之路;全面展示近3000万受灾群众在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浴火重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恢弘画卷;通过记述深刻阐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展示各级党委、政府在非常状态下杰出的应变能力。
在各牵头承编单位和参编单位共同努力下,经组织发动、初稿编纂、总纂审稿、送审出版4大流程、12个必要环节,这套志书正式付梓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