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志书与精品方志

[摘要]“精品志书”,既是对一部志书的评价,也是对编纂工作的质量要求。“精品方志”,则是对包括志书在内的方志产品及方志编纂工作和地方志事业的高点定位和专业要求。二轮修志树立新的理念,提出打造精品志书的目标任务,总结以往的基本经验,研究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探讨打造精品佳作的方法途径,组织实施精品志书工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应该将“精品志书”的着眼视角,扩大到“方志精品”的领域范畴,进而提升到“精品方志”的更高境界。

[关键词]精品志书;方志精品;精品方志

精品志书的概念,笔者的理解,一是指按照较高的质量标准评审认定的志书;一是指按照规范标准和要求精心编纂而成的志书;一是指恰当反映地方历史和现状的志书。精品方志,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方志精品,包括精品志书、精品年鉴、精品地情丛书等方志精品成果;从广义上讲,则是指地方志的精品化,包括地方志的品牌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等等。这里重点讨论前者,即从狭义的角度来谈谈精品方志问题,也就是方志精品的问题。

一、提出精品方志问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时代背景

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接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方志文化的致用性更加突出。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战略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地方志事业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有了新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1),指明了地方志研究历史、服务现实的方向和途径,启迪我们把握修志规律,完善修志理论,提升修志境界,指导修志实践,开拓修志领域,以治史治学的精神修志问道,用经世致用的智慧以启未来。

(二)社会背景

我国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重要。文化建设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文化传承、文化需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有了全新的方式和市场。特别是用方志产品、方志语言构建方志文化体系,写好中国历史,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极其广阔的空间和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时代赋予方志及方志人的光荣使命。

(三)方志发展

古时修志是官府的执事,依靠皇帝的诏书和官府的命令;新编社会主义地方志从第一轮“行政修志”(靠发文件、开会议、领导抓),到第二轮修志的“依法修志”(主要是依法推动地方志工作),现在到了“依法治志”(全方位发展地方志事业)的新阶段。第二轮修志、第三轮修志与现实社会进程同步进行,方志由记录历史的后台,站到创造历史的前排,走到了研究服务现实的位置。

(四)理论发展

理论是对现实问题的回答,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对真理的归纳和对规律的体现。地方志是一门学问,是对一个地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认知反映。方志自身具有认识性的价值和理论性的意义。方志实践催生方志理论,方志理论指导方志实践。研究方志理论很有意义。我们要在修志实践中不断丰富方志理论,积极主动地用方志理论指导方志实践,从而保证修志的专业性和做学问的严谨性以至方志工作的科学性。

blob.png

(在图书馆读书的孩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方志理论大体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方志理论(编纂方志学)。主要特点:(1)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方法。围绕着编纂志书来研究问题。或者说是围绕着志书编纂去进行研究。(2)研究的方向。认为方志学的研究对象是方志现象及其运动规律,认为方志学就是研究方志编纂及其方志编纂历史的学科。(3)研究的内容。根据修志的实践要求,侧重于编纂本身,解决如何编纂等问题。主要是方志的起源、性质、方志功能、体例、规则等等。(4)主要的实践及成果。清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方志学家章学诚系统地论述了方志的起源、性质和作用,创立了完整的方志编纂理论体系,从而使方志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新编地方志开始时期,即20世纪80、90年代的方志理论研究,着重就如何编写志书问题研究方志,适应了第一轮编修通志,主要依靠搜集资料来完成的实际要求。

主要的成果是,较多地研究了史与志的区别与联系,怎样才能符合志书的体例,如何贯彻编纂原则和成就合格的、高质量的志书等问题。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方志论文、专著和教材。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方志编纂模式、规范及制度。

第二阶段,现代方志理论。主要特点:(1)围绕着繁荣和发展地方志事业来进行研究。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方志事业,来研究志书的编纂、组织管理以及应用等诸多问题。主要是研究地方志和政治、地方志和社会发展、地方志和文化交流、地方志和多种学科的关系等这样一些涉及到地方志作为文化事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问题。(2)不仅研究解决地方志书编纂本身的问题,而且研究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根据新修地方志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文化事业的实际,侧重于将编出一部良志和好书,作为开放的、有组织的系统工程,解决开放、协调等社会化修志的问题。着力研究地方志工作机制、体制、人才队伍和组织管理等问题,提出了依法修志、以法治志的理念和规定。(3)将志书编纂工作放在了研究志书与其所反映、记述的诸多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及解决志书与其所反映的社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基点之上。(4)现代方志学学说体系,由方志政治学、方志基础学、方志应用学组成。(2)(5)实践与成果。现代方志理论,是在第一轮修志后期和第二轮修志实践中产生的。现代方志学研究,是当代中国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以《中国现代方志学》一书为代表。(曹子西、朱明德著,方志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五)认知方志学

在以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现代方志理论应该得到继续发展。笔者这里提出认知方志学的概念和观点。主要观点:1.哲学依据。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地方志属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也就是说,要从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看待认识地方志、研究认定地方志的本质属性。2.研究方法。围绕方志所要记述反映的客观事物进行研究。方志是对一个地方的事物及其历史的记载反映。方志的主要任务是反映现实、记述历史。所以,方志编纂必须围绕反映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这个主题来进行。3.方志领域。方志是研究认知地情的结果,是研究认知地情的学科,是研究认知地情的工作,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4.方志形态。方志是反映地情及地方历史的载体。方志适应记述反映内容的需要,其体例体裁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5.学科构架。方志的本质属性,是认知反映客观存在事物的知识体系。认知方志学,是由方志和方志史这两个部分组成的一级综合学科体系。之所以称之为认知方志学,是因为它是研究如何认知反映地情及认识研究方志历史的学科体系。一部志书是一个知识体系,一套志书是一个知识体系,整个志书都应该是反映社会存在、揭示社会历史的知识体系。没有知识性的志书是没有价值的,不成体系的志书不是精品志书。6.实践与成果。第二轮修志的后期及第三轮修志的规划,实际上就是这样做的。因为我们找不到现成的史书、志书编纂可直接使用的资料,很多的内容是我们研究认识的结果。

关于认知方志学,笔者有几篇文章,论述体现了上述的基本观点:(1)《试论新时期地方志的社会属性———“泛地方志”概念的提出与思考》提出:“地方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新时期需要用哲学社会科学的观点来看待它,研究它。从社会属性上对地方志重新进行认识,明确其研究记述自然、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文化知识体系的本质,以适应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3)(2)《略谈地方志书编纂的项目化管理》指出:“项目管理成为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分支。地方志书编纂应当推行项目化,实行科学系统的管理。”(4)(3)《方志是反映客观存在的镜子———认知方志学初论———泛地方志概念与新方志及新方志学思考札记》提出了“认知方志学”的概念和学科体系,指出:“传统方志学以方志为研究对象,从方志自身研究方志属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方志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方志以自然、社会客观存在为认知源泉和记述对象,是反映客观存在的一面意识形态化的‘镜子’。据此,本文研究方志的社会属性,给方志以新的定义,提出一个比较宽泛的地方志概念和以认知记述反映客观存在为本质特征的新方志学概念及其学科架构,希冀以泛地方志概念开拓方志领域,以新地方志书反映火热现实生活,以认知方志学给方志提供一个科学实用有效的理论工具。”(5)(4)《新方志学概念及其学科架构》提出:“以认知记述反映客观存在为本质特征的新方志学又称为认知方志学。认知方志学在学科架构上,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由新方志和新方志史两个二级学科组成。”(6)(5)《简述志书结构体系及编纂方法》(7)提出:“志书结构体系化、科学化和编纂系统化、著述化,从根本上体现了志书的学术质量和专业水平。志书的科学体系包括志书指导思想体系、志书结构体系、志书内容体系。志书主要编纂方法是横排竖列、横排竖写。志书的外在结构作为直观载体,内在体系体现思想逻辑和内容真实。”

此外,近年来的实践也丰富、支持了这种理论和观点。例如:《陕西地情丛书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陕西地情网站群文化工程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陕西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制定与实施,《汶川特大地震陕西抗震救灾志》《陕西省志·太白山志》《陕甘宁边区志(1935—1948)》等编研工作。笔者的工作会议讲话、调研报告、交流发言材料、志稿编纂意见、志稿评审意见等也都体现贯穿了“认知方志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认识。

(六)精品方志的意义

修志编鉴、组织地方史研究,是地方志的主体业务。离开方志产品,方志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客观真实、经世致用,是地方志书的生命线;精品志鉴、精品方志,体现地方志的生产力和战斗力。精品方志,是地方志的目标旗帜,是地方志整合生存发展资源的基本依据。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