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志鉴】北伐名将——叶挺

叶挺(1896—1946),原名询,字希夷,清广东归善(今惠州市惠阳区)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毕业。1924年,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团长、新四军军长。1925年9月,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2师第34团,任团长。所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力量。该团主要军官多为中共党员或国民党左派,以军政训练严格、作战勇猛顽强著称。1926年5月,率部北伐,担任先遣队,从肇庆、新会出发,向湖南前线挺进。同年6月攻占湖南攸县城后第34团改名为第4军独立团,因叶挺为团长,故也称为叶挺独立团。独立团参与攻克天险汀泗桥、贺胜桥以及武昌城诸战役,并立下赫赫战功,为击溃吴佩孚主力、夺取两湖战场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为所在第4军赢得“铁军”的称誉,叶挺也被誉为“北伐名将”。

叶挺在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升任第11军第24师师长。1927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第11军军长。起义失败后经香港辗转到达广州,参加领导广州起义,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在敌军大举反扑的危急时刻,果断下令撤退,保存部分武装力量。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责难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叶挺先后到苏联、德国、法国等地,度过10年流亡生活,最后到澳门隐居。在此期间,叶挺生活艰难,但未曾忘忧国,一再拒绝国民党的拉拢。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积极参与将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出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开辟华中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使新四军从初建时的万余人发展到近10万人,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武装之一。1941年1月发生“皖南事变”,国民党军包围袭击奉命北上转移的新四军军部及驻皖南部队,叶挺临危不惧,指挥部队奋起突围,但终因寡不敌众,新四军将士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分被俘、失散或牺牲。叶挺在与国民党军交涉时遭扣押,被监禁5年之久。抗战胜利后,1946年3月,叶挺经营救获释,同年4月赴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者之一,新四军领导人,军事家。他热爱祖国,追求真理,英勇善战,树立起了铁军风范和铁军精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功勋卓越。2009年9月,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延伸阅读: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尔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到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叶挺:《囚歌》

(资料来源:《广东资政志鉴》)

责任编辑:小志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