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年鉴的连续性及其强化途径

提  要:连续性是年鉴的基本特点之一,但在编纂实践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影响了年鉴编纂质量的提高和年鉴功效的发挥。这主要是年鉴编纂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年鉴记述对象及其特性、缺乏读者至上的理念所致。因此,必须切实提高对年鉴连续性问题的认识,加强学习与培训,通过多种途径来强化年鉴的连续性。

关键词:年鉴  连续性  现状  原因  强化途径

《地方志工作条例》首次将地方综合年鉴纳入了地方志范畴,并对地方综合年鉴作出了明确规定:“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其实,地方综合年鉴是年度资料性文献,其他年鉴也是年度资料性文献;年度性是地方综合年鉴的基本特点,也是其他年鉴的基本特点。出于“年度资料性文献”的考虑,各类年鉴都非常重视年度性,千方百计地突出年度性,这自然而然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年度性既是年鉴的基本特点,“也是年鉴的一大优势。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开始感受到信息爆炸造成的麻烦——在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面前无所适从。因此,对信息的过滤、加工、筛选显得越来越重要。年鉴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筛子,一个资料的过滤器和整合机。一年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料,经过它的筛选、过滤和加工整合,人们可以轻松、便捷地从中获得实用、权威的有效信息,这便是年鉴的功德。”[1]

然而,同样作为年鉴基本特点之一的连续性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影响了年鉴质量的提高和年鉴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目前现状和强化年鉴连续性的途径作一些分析与研究,以期改变那种不尽如人意的局面,进一步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发挥年鉴应有功效。

一、年鉴的连续性及其作用

根据笔者的理解,年鉴的连续性是指一年一鉴,连续出版,且年鉴的框架结构、条目选题、数据资料等方面保持适当稳定,以利于年鉴的存史和读者的利用。在《地方志工作条例》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的定义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连续性这一概念,但毫无疑问,连续性是包括地方综合年鉴在内的各类年鉴的题中之义。可以设想,如果一种年鉴只出版了一卷,或者中断了若干年后再出版一卷,那么,一本年鉴只有一年的资料,虽然也有一定的用处,“然而其实用价值非常有限。而它连续出版以后,其实用价值才能大大提高,不仅其一年一年的年度资料有用处,且能前后实施一系列的纵向或横向比较,进而得出一地的发展轨迹、规律、趋势等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年鉴的价值在于连续编纂和出版。连续编纂和出版的时间愈长,价值愈高。”[2]

这是事关年鉴连续性的一个方面。确实,在现实中是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编纂了首卷年鉴以后便“寿终正寝”,那自然就谈不上连续编纂和出版,更谈不上连续性作用的发挥。本文不探究这方面的情况,而主要探讨在连续编纂和出版的年鉴中如何强化其连续性的问题。

对于各类连续编纂和出版的年鉴而言,如果注重其各方面的连续性,那么它的作用和意义将是十分巨大的。黄健安先生曾经指出:假如注重年鉴的连续性,年鉴的“资料具有连续性、系统性,从这些系统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一个地方或某项事业、某个问题的发展变化趋势,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3]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样的作用比仅仅反映一个年度或一个财政年度的情况重要得多。

二、现状及原因分析

既然年鉴的连续性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现实中,我们的年鉴在这方面又做得怎么样呢?

笔者曾在浙江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和工具书、文献检索阅览室[4],对查阅各类年鉴的130位读者就年鉴的连续性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的结果颇能说明一些问题。在回答“你认为年鉴资料性、年度性、连续性、工具性哪一点做得最好”这一提问时,有29位读者选择资料性,约占总人数的22.3%;有74位读者选择年度性,约占56.9%;有6位读者选择连续性,约占4.6%;有21位读者选择工具性,约占16.2%。在回答“你认为哪一类年鉴在连续性方面做得比较好”这一提问时,有128位读者选择“统计年鉴(包括各级各类统计年鉴)”,约占总人数的98.5%;只有1位选择“地方综合年鉴”,1位选择“除统计年鉴外的其他专业年鉴”,两者合计约占1.5%。在回答“你认为年鉴在哪些方面需要强化连续性”这一提问时,有42位读者选择“年鉴的框架结构”,61位读者选择“年鉴的有关条目”,130位读者选择“年鉴的资料(包括数据)”,26位读者选择“年鉴的大事记”,39位读者选择“年鉴的索引”,15位读者选择“年鉴的封面”[5]。由此可见,读者(笔者问卷调查和访谈的主要对象是大专院校师生及其他研究人员)对年鉴在连续性方面的现状是不满意的,他们迫切希望各类年鉴在强化年鉴的连续性方面有所作为,以尽可能满足他们了解情况和研究问题的需求。

目前二轮修志正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在搜集和运用资料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便是年鉴。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轮修志是对已经付印出版的各级各类年鉴在编纂质量等方面进行检验的一把尺度。在修志实践中,年鉴质量检验的结果如何?这样那样的遗憾显而易见,其中当数连续性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在人们“编修志书使用年鉴资料的过程中,年鉴资料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6]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年鉴资料缺乏连续性。有的地方志工作者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在第二轮修志中,笔者在写科普宣传周、‘十佳杰出青年’评选等历时多年的材料时就明显发现,有许多年的资料根本找不到;竟然还有许多年连市委全委会的资料都无从查找……”[7]。还有的地方志工作者“想通过翻阅某一地方历年出版的年鉴,查找某个行业某个方面的历年基本数据,往往会发现,这个数据在有些年份的年鉴上有记载,有些年份则缺失,令人遗憾。这种问题带有相当大的普遍性”[8]。这种现象不仅市县级年鉴中存在,省级年鉴中也存在;不仅一般性的年鉴中存在,一些优秀的年鉴中也存在。如《山东年鉴》1992—1996年5卷中,不仅信息量不足,而且连续性、系统性差,全省耕地总面积基本无纪录,全省总电力的记述有时欠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的表述不一等等[9];《安徽年鉴》某些年份对一些大信息,如“皖江开发”、“铜陵现象”、对外协作交流等反映得不够连续、不够充分[10]。因此,有的地方志工作者就认为“常编常新的年鉴类目,每年都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保证不了资料的连续性,保证不了数据的可比性,用这些资料采编续志,会导致历史资料不连贯,难以反映事物的发展与演变过程。”[11]上述这些在修志实践中遇到的事例和产生的想法,与上文笔者所作的调查一样,都在反映着同一个问题(即年鉴的连续性)以及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有人分析认为“造成这种情况[12]的原因,是没有把年鉴作为一种系列书对待。”[13]这固然是造成年鉴连续性缺失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而且问题还比较严重,最根本的是因为一些年鉴编纂者心中缺乏读者至上的理念。试想,一个年鉴编纂者如果心里装着读者,时时刻刻为读者着想,那他就会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不仅考虑年鉴的年度性,也考虑年鉴的连续性,并且千方百计来突出年鉴的连续性和资料性,那么,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编纂出来的年鉴一定是既有鲜明的年度性,又有较强的连续性,资料翔实丰富,工具性和实用性俱佳。

再退一步讲,即使不从读者的角度去要求,仅从年鉴本身要求,也应该注重其连续性。以地方综合年鉴为例,它是以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为记述的对象,各种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年鉴的连续性记述”[14]。比如记载改革开放的一些内容,由于改革开放是持续深入发展的,有的改革举措和项目需要较长时期才能完成,因此记述其相关的内容就必须注意前后衔接,保持其连续性、完整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忽视年鉴的连续性,就是忽视年鉴记述对象及其特性。

三、强化年鉴连续性的途径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的许多年鉴在连续性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我们应当通过哪些途径来强化年鉴的连续性呢?

首先,要提高对年鉴连续性问题的认识。我们知道,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编纂人员只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这一问题,才能在编纂实践中处处强化年鉴的连续性。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年鉴的连续性对全面、系统、完整地记述客观事物,提高年鉴质量,发挥年鉴的各种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把强化年鉴的连续性提高到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高度,切实做好这一工作。

第二,要加强对编纂人员与供稿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在目前年鉴编纂的体制下,往往是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指定撰稿人员,由他们把相关的稿子上交年鉴编辑部编纂,因此,供稿人员素质的高低以及他们对年鉴连续性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年鉴连续性的体现程度。另一方面,年鉴编辑部的编纂人员如果这方面做得不到位,就会出现“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连续编纂出版了十几部年鉴,但由于对事物的记述缺乏连续性和规范性,导致在第二轮修志中由于年度资料不全,分类和统计标准不一致而‘有数用不上’”[15],同样会出现缺憾。所以,加强对编纂人员与供稿人员在这方面的学习与培训显得非常必要。没有编纂人员与供稿人员相关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想改变目前的状况是很困难的。

第三,在编纂实践中,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强化年鉴的连续性。

1、强化年鉴框架结构的连续性。框架结构即年鉴的篇目,它是全书内容的总体设计,是年鉴的基本结构。框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强化年鉴框架结构的连续性目的是保持篇目的基本稳定,特别是类目和分目的基本稳定,其排列位置也要大体固定。要“在坚持年鉴整体框架结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通过适当增减或调整个别类目、分目的办法,创新年鉴的记述范围和内容,并且保持一个时期的相对稳定。千万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随意改变年鉴整体框架结构。否则,不仅会使具体编纂人员和基层撰稿人员无所适从,也会破坏对事物记述的连续性和规范性。”[16]强化年鉴框架结构的连续性,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效保证年鉴整体资料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便于具体资料的归类、编排及查找;三是可以促进年鉴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与风格[17]。因此,有人认为“框架结构的稳定是年鉴自身的要求,也是年鉴成熟的表现。”[18]“一个成熟的框架设计要对一段历史时期的年鉴编纂活动实行宏观控制,要对一个年鉴品种的前途命运负责。”[19]在这方面,全国统计类年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国公开出版的统计年鉴框架结构基本上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设置,这样,使得不同地区的统计年鉴和不同年份的统计年鉴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同时也有利于读者持续了解与研究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因此,统计类年鉴广受好评与欢迎。这从笔者所作的调查与访谈所得的结果中也可见一斑。反之,如果年鉴框架结构没有连续性,年鉴的内容要素就没法稳定,就缺少连续性、可比性,读者也不便查找相关资料,年鉴的实用性就会大大降低。

2、强化条目记述的连续性。这里所指的条目主要是指综述、概述和常规性条目,“除了综述和某些概况要揭示相关领域年度变化发展特点、大势大略外,概况和常规条目必须连续可比,基本的指标要素要齐全统一。相同职能、性质和主题要素的内容必须在不同年份的年鉴中均能规范地予以记载,而不应当出现缺漏断档。”[20]为此,有人建议将这种较为固定的常规性条目,采用范式化记述,即把一些基本要素经过精心选择并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用最简要的方式去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和本质特点,这样既可省略大量的叙述性文字,又可避免遗漏必备的记述要素,而且具有连续性、可比性,可检索性强,信息密度大,撰稿和编辑人员易于操作。如长江经济带中“沿江开放城市建设”条目,其要素可确定为:该市所辖城区、郊区和县(市)的面积、人口,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或降低的百分比率,财政收入、增长或降低的百分比率,产业结构,农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市场,对外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等[21]。范式化记述作为强化条目记述的连续性的一种手段,不少年鉴编辑部都在采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目前对条目记述范式化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如果各级各类年鉴都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常规性条目范式化记述的要素体系,那么,年鉴的连续性必定会得到加强,年鉴的质量也必定会得到提高。需要指出的是,年鉴常规性条目的连续稳定,实际上包含了条目标题和相关资料的连续稳定。

此外,有些单一性条目,“同一事件也连续逐年反映,这样通过不同年份同一年鉴同一标题或同一事件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到一项事业或某一事物在一个时期内发展变化的全过程。”[22]

3、强化年鉴数据的连续性。统计数据作为年鉴的内容之一,在年鉴的资料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对读者来说,孤立的、没有参照的数据意义是不大的,只有连续、可比的数据,对了解、研究一个地域、一个行业才有较高的价值。一部年鉴一旦确定了某项数据录入,就应当相对稳定若干年。其实,“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国家统计数据的采集和发布,大多数国家都为此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和法规,以保障统计数据的权威性、规范化和连续性。”[23]可见,强化统计数据的连续性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与要求。同时,年鉴在使用统计数据时,还要注意统计口径的一致。所谓统计口径,是指统计数据包含的内容及范围。内容不同,前后数据就不能连续,无法比较;范围不同,统计数据自然就两样。所以一般情况下,统计口径必须一致,若必须变化,则应对相关的情况加以说明。强化年鉴数据的连续性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建立数据指标体系。“什么样的数据指标是必要的呢?就是能体现事物发展水平、状貌、进展、进度、质量、数量、性质、特征等的一组指标。各行各业、各种各类事物的指标体系均不相同,因而要分门别类制定。”[24]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杭州年鉴》编辑部为了保证年鉴资料的科学性、连续性与可比性,就制定了该年鉴《常用数据指标体系规划》,每年与总体设计及编制分工意见等一起下发,供各有关编纂单位参考,这对强化包括数据在内的年鉴资料的连续性,提高年鉴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25]。

4、除上述三个方面外,还可以在附录、索引乃至封面、彩页等装帧设计方面强化年鉴的连续性。在附录的连续性方面,《武汉年鉴》作了有益的尝试。《武汉年鉴》编辑部把附录分为常设和非常设两类,常设的为固定内容,这样做使得一些重要内容能够在年鉴中得到持续不断的反映。索引的连续性主要体现在标引词上。如果若干年份的年鉴标引词具有连续性,不仅大大方便读者查找,而且也会对提高年鉴质量产生益处。这方面,《南京年鉴》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根据地方综合年鉴的特点,《南京年鉴》曾定了索取范围[26]: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的主要工作事项和主要统计项目;二是改革开放中各行各业出现的新人物、新事物、新制度、新成果;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带有地区特色的工作和问题;四是本地区的矿产资源、人文景观、名优特产,以及当年开展的中重大活动、发生的重大事件等”[27],这样使标引词既减少了随意性,又增加了连续性。至于封面,是一本年鉴的“面孔”,所以大家都非常在意。如《枣庄年鉴》,就专门“对封面设计作了连续几年的考虑,作了既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又兼顾连续系列、美观大方的探索和追求”[28],这些年鉴摆起来一看就知道是着意设计的系列书。而《江阴年鉴》则在卷首彩页的连续性上做足了文章,他们把卷首彩页分为固定专栏和非固定专栏,前者相对保持稳定,很有特色,也很有价值[29]。

至于强化年鉴连续性的一些具体记述方法,如对比法、提示法、回溯法、小结法、衔接法、补记法等[30],可以根据需要,结合编纂实际选择运用。

(本文原载《中国地方志》2011年增刊(年鉴研究论文专刊),2012年9月获全国第六届年鉴学术论著评奖一等奖)

注释:

[1]许家康:《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第9页,线装书局2006年版。

[2]孙关龙:《年鉴的性质和特点》,《年鉴信息与研究》2007年4—6期。

[3]黄健安:《年鉴信息分析与经济发展》,《年鉴信息与研究》1997年第2期。

[4]浙江图书馆将浙江各地、各部门编纂的各类年鉴存放于地方文献阅览室,将浙江省以外的地方和部门编纂的各类年鉴存放于工具书、文献检索阅览室。

[5]前两个问题为单选题,第3个问题为多选题。

[6]汪丽菁:《年鉴要为地方志编纂积累可用资料》,《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4期。

[7]汪丽菁:《年鉴要为地方志编纂积累可用资料》,《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4期。

[8]马莉苑:《浅议年鉴综合性条目的编撰》,《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第3—4期。

[9]张慧珍、林秀玲:《年鉴编纂面向市场刍议》,《年鉴信息与研究》1999年增刊。

[10]《第五次华东地区年鉴协作会在安徽歙县举行》,《年鉴信息与研究》1994年第4期。

[11]杨文琴:《续志资料争议》,《云南史志》2004年第1期。

[12]指缺少连续性。

[13]马莉苑:《浅议年鉴综合性条目的编撰》,《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第3—4期。

[14]柳泽生:《浅谈地方综合性年鉴的连续性记述》,《年鉴信息与研究》1997年第1期。

[15]王孟新:《加强记述的连续性规范性  增强地方综合年鉴的资政存史功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年第6期。

[16]王孟新:《加强记述的连续性规范性  增强地方综合年鉴的资政存史功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年第6期。

[17]陈延昌:《条目选题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年鉴信息与研究》1995年第2期。

[18]阳晓儒:《稳定性:年鉴成熟的标志》,《年鉴信息与研究》2007年第2期。

[19]肖东发:《年鉴的框架设计和表现形式》,易行主编《年鉴编辑手册》,第187页,线装书局2008年版。

[20]吉祥:《年度资料性文献定位与年鉴改造》,孙关龙主编《年鉴论坛》(第一辑),第39页,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年版。

[21]参见陈星绚《对提高年鉴编纂质量有效途径的探讨》,《年鉴信息与研究》2001年增刊。

[22]姚世刚:《年鉴条目的编写》,易行主编《年鉴编辑手册》,第205页,线装书局2008年版。

[23]朱大南:《世界各国国家一级综合统计性年鉴选介》,《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2期。

[24]陈健玲:《年鉴条目撰写的原则和方法》,《年鉴信息与研究》2001年增刊。

[25]参见黄建设《也谈综合年鉴区县(市)概况的编写》,《年鉴信息与研究》1996年第1期。

[26]指标引词的索取范围。

[27]杨汉钧:《提高年鉴索引质量的几个问题》,《年鉴信息与研究》1998年第3期。

[28]胡爱华、张涛:《谈谈年鉴彩页的设计创新问题》,《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年第3期。

[29]参见李阳《浅谈地方综合年鉴卷首彩页的编辑》,《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3期。

[30]参见柳泽生《浅谈地方综合性年鉴的连续性记述》,《年鉴信息与研究》1997年第1期。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