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年鉴研究的现状、问题及方向

摘要:中国高校年鉴起步晚,编纂工作发展快,但研究薄弱。新編年鉴较早出现的是1986年的《湖南大学年鉴》。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编撰年鉴,到现在,全国已有超过两百家高校正式编纂出版年鉴。三十年来,高校年鉴在质与量上不断发展,但关于高校年鉴的研究却明显不足。特别是,高校年鉴研究水平同高校与日俱增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不相匹配, 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理论需求与创新要求不相适应, 年鉴研究队伍专业化不够,研究对象与内容单一固化等。因而,高校年鉴的研究方向是:切实提升年鉴研究意识,创新研究视角,壮大专业队伍,通过强化研究,为年鉴发展提供理论和实务指导,促使高校年鉴发挥好资政、育人和文化传播作用。

关键词:高校年鉴;大学年鉴;综述;年鉴人才;年鉴编纂

高校年鉴是高校如实记载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各方面重要工作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汇编,是研究高校办学实践和发展非常重要的第一手综合工具书。新中国新编高校年鉴编撰起步并不早。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出版年鉴不超过100种,其中几乎没有高校年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高校才开始陆续编撰年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新编年鉴较早出现的是1986年的《湖南大学年鉴》。其后,有1987年的《浙江大学年鉴》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年鉴》等少数高校年鉴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高校陆续开始编撰年鉴。到现在,全国已有超过200家高校正式编纂出版年鉴。三十年来,高校年鉴在质与量上不断发展,愈益呈现繁荣景象,但目前高校年鉴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针对高校年鉴的高水平学术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一、高校年鉴研究的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掀起“年鉴热”以来,国内高校开始陆续编修年鉴,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期到21世纪的稳定发展期,高校年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年鉴数量不断上升,现阶段编纂年鉴的学校有250余所,其中112所“211”(含“985”)高校中已有102所纂有学校年鉴。①目前被知网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高校年鉴共有43种,470卷。年鉴质量也取得一定进步,从形式到内容都日益规范、系统、完备。初期的高校年鉴框架、条目、内容都相对简单,体例也不尽规范。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高校年鉴框架设计更科学合理,结构层次更为明晰,专题性条目增多,内容更为详实,信息量逐年增大,愈益注重细节和质量。然而,每个学校编纂历史长短不一,每个学校支持重视程度不一,每个学校发育成长阶段不一,高校年鉴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高校年鉴编纂工作的持续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也陆续出现。

(一)高校年鉴研究情况概述

有研究指出,最早专题研究高校年鉴的中文文献始见于20世纪90年代,至2011年我国学者发表的高校年鉴研究论文共计41篇。[1]时至今日,已有101篇(已去重)关于高校年鉴的研究论文。从2012年至今,共计增加60篇,其中35篇为2016年12月“中国高校年鉴发展与现状论坛暨纪念中国新编高校年鉴30周年研讨会”上发表的会议论文,其研究深度及总体质量较此前有很大提升。2016年12月,北京大学联合北京市教委、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研究会,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中国高校年鉴发展与现状论坛暨纪念中国新编高校年鉴30周年研讨会”。 这次会议意义重大,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高校年鉴事业的一次开创性盛会,是近30年以来,高校年鉴编撰工作从各校单打独干,走向行业协同研究的一个转折性会议,是今后中国年鉴研究进行学术史回顾时不可绕过的一个标志性会议”。②与会成员形成了深刻的“年鉴意识”,包括历史意识、收藏意识和研究意识,同时也谈到了当前高校年鉴的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市场利用意识。然而,目前关于高校年鉴研究的综述仅有2012年发表的一篇,此次研讨会有一篇论文对此有所论及,但只是简述,尚未系统分析。时逾四年多,高校年鉴研究较之前取得更大进展。分析研究现状,探究未来研究方向和空间,为高校年鉴研究者和工作者资以借鉴,实属必要。

(二)高校年鉴研究的阶段特征

有研究者将高校年鉴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探索认知”阶段(1995-2004年)、“广泛深入”阶段(2005-2009年)、“细化研究”和“广泛深入”并行阶段(2010年至今)。第一阶段,学者结合高校年鉴编纂实务,介绍对高校年鉴的定义、特点、作用、编纂程序与原则的认识。第二阶段则开始对高校年鉴的现状、问题、创新、规范等进行研究。第三阶段,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增加了细节方面的研究。总体来看,高校年鉴研究的第一阶段,开始建立对高校年鉴的定性认识,尚属初步的探索阶段;第二阶段转而立足现实,探寻年鉴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而第三阶段,寻求进一步深入和转型。从2012年至今,相关研究取得进一步发展,这一阶段的研究覆盖面更广,主题更多元化,进入了重质量、多视角研究阶段。其一,主题多元化。在继续原有研究范畴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主题的研究。该阶段涉及的主题有:关于高校年鉴的定位、体例、框架设计、编纂方法、规范性,高校年鉴现状、问题与对策,关于国内外高校年鉴,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年鉴工作等研究。此外,还有关于高校年鉴与文化建设、高校管理、信息公开、新闻宣传等方面关系的研究。其二,视野开阔,宏观微观、横向纵向研究并存。宏观层面,有高校定位与发展的研究,微观层面,则有诸多细节研究。其细化的层面更为深入,如对条目编纂,框架设计,特载、专文、大事记编撰,审校制度等的研究。同时,研究目光不仅仅聚焦于中国内地高校年鉴,更是放眼港台、国外高校的年鉴。这一阶段甚至出现对比研究与跨领域研究,如高校年鉴框架和条目对比研究,与文化建设、新闻宣传等结合的研究。

二、高校年鉴研究的问题及未来方向

高校年鉴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总体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年鉴工作需要。

(一)现有研究之不足

一是與高校与日俱增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不相匹配。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与科研优势。然而,这些优势在目前高校年鉴研究中未得到充分发挥,研究力量依然薄弱,研究热情始终不高,研究成果参差不齐。在中国高校中,年鉴的编辑队伍并没有职业化,各校年鉴编辑部一般没有专职年鉴编辑人员,多由信息统计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兼职完成。高校的年鉴编辑部大多设在学校办公室,少数设在学校档案馆或者校史馆。供稿人员为学校所属各部门或单位的一般工作人员,虽然一般会要求部门负责人对所提供内容进行审核,但重视程度因人而异,供稿质量普遍不高。与之相对应的是,目前高校中没有专门从事高校年鉴发展研究的专门人员,研究主体多为上述编纂工作者,其中不乏优秀者,但大部分虽拥有实务经验,却不一定具备相关理论和专业背景,其研究成果多为工作总结或心得体会,研究热情也未充分激发,缺乏将研究工作深入推进的动力。现有研究总体深入性不够,学术性不强,研究重点集中在对高校年鉴的认识与建议及编纂实务等层面,其深度、理论高度和学术性价值远远不够,质量参差不齐,真正优质的论文仍在少数,而研究高校年鉴的个人专著目前仅有一本。[2]可见,高校年鉴研究与高校与日俱增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并不匹配。

二是与高校年鉴发展日益增长的理论需求与创新要求不相适应。高校年鉴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需要理论指导和新鲜血液的注入,打破发展瓶颈,以创新机制驱动质量提升。然而,目前关于高校年鉴的理论研究依然不够,研究成果多为编纂实务方面的工作总结,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却不具备较高的指导意义,理论高度亟待提升。与此同时,理论与实务研究成果的应用意识依然薄弱,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可能被束之高阁,并未落实到高校年鉴的发展建设上来。而且,研究论文角度固化、观点趋同的问题时有出现,研究成果创新性不足。国内有些高校在具体落实年鉴编纂的过程中,“新”与“特”的原则只停留在口头上,年鉴形式与内容的程式化和官样化痕迹明显。与之相应,针对这种高校年鉴的研究,其视角与内容也逐渐单一固化。虽然近几年研究主题与视角趋向多元,但仍集中在高校年鉴的作用、编纂工作方法与程序、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视角不够广,选题不够新,对比研究也较少(目前仅有两篇)。而研究成果在内容与观点上时有趋同,如有些成果在编纂原则、方法和建议等方面观点大同小异。可见,现有研究尚不能满足高校年鉴日益发展的需要。

(二)未来研究之方向

高校年鉴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课题,目前仍有较大研究发展空间,未来研究可关注以下几方面。

其一,加强理论与创新性研究。加大人才和科研资源向高校年鉴倾斜的力度,发展出专门从事高校年鉴研究的专业研究人员。增加理论研究的比重,从年鉴学、辞书学、编辑学、目录学、图书馆学等不同角度探索高校年鉴研究理论,确保高校年鉴工作有理论的指导。注重创新性研究,可从视角创新、形式创新、内容观点创新等方面展开,打破传统固有的研究模式,改变局限的研究视阈,不仅仅就高校年鉴的编纂工作谈高校年鉴,还应持续挖掘视角的广度与深度。而在其内容创新上,尤其需要在年鉴研究与年鉴编纂工作上同时发力。鉴于国内有些高校年鉴形式与内容趋于程式化和官样化,与之相应的高校年鉴编纂研究也略显单调,未来研究可针对高校年鉴编纂工作的这一现状和问题寻找突破途径,为高校年鉴编纂在建立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机制上提供可行性建议。

其二,细化研究和对比、合作研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就现有研究状况而言,首先可细化的研究方向仍有不少,如关于编纂体例、条目、内容、要件等各方面的细化研究。高校年鉴工作现状研究也不失为可挖掘的方向,如针对某一区域高校年鉴的历史变迁、发展现状、特征的研究。其次需增强多方面对比研究,如高校年鉴的中外对比、横向与纵向对比,其中又包括国内外高校年鉴对比,不同地域或时期的高校年鉴对比及年鉴相关内容与要素对比。同时,注重跨领域、跨学科研究,如高校年鉴与文化建设、新闻宣传等领域结合的研究,开展年鉴学与教育学、信息情报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合作研究。再次可增强协作研究,搭建相关高校年鉴研究交流合作平台,打破原来各自独立、单打独干的研究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与合作互利。

其三, 强化研究应用。高校年鉴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尚有欠缺,亟待加强。研究者需强化研究应用意识,以研究应用为指向,确定研究对象与选题,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实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研究成果可转化、有成效,能够运用到高校年鉴发展工作的实践中。年鉴工作者同样需强化研究应用观念,尤其注重践行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确保将建设性建议与发展对策落到实处,提升高校年鉴质量,促进高校历史研究与未来人才培养发展。

总之,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前进和高校年鉴的不断发展,高校年鉴研究也与之相对应地不断向前推进,日益成为国内年鉴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关注点。高校年鉴研究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任何一所高校的发展,都有很多值得总结和记载的办学实践与经验。而高校年鉴刚好又是所有这些实践与经验最真实、最直接的体现。借鉴一段时期内的高等教育发展,特别具体到某一所大学的发展,高校年鉴和高校年鉴研究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高校年鉴研究会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

注释:

①见徐彦红、刘江霞:《基于现状分析的高校年鉴编纂情况述评》,中国高校年鉴发展与现状论坛暨纪念中国新编高校年鉴3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2016年12月,第105页。

②作者当时代表湖南大学参加了这次会议,介绍了湖南大学从1986年开始三十年不断线的年鉴编纂历史,提出新中国新编高校年鉴最早出现是1986年的《湖南大学年鉴》。作者在论坛学术总结大会发言时提出这一事实与观点,得到与会代表一致认同。

参考文献:

[1]刘志军,王丹丹.高校年鉴研究:国内研究进展与文献综述[J].黑龙江史志,2012(14).

[2]张颖,史志远,王国宁.高等学校年鉴编纂研究[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

(本文来源:高教探索2017年8期)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