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出版精品年鉴要论

摘要:从出版角度来看,编纂精品年鉴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在内容方面,应注重加大信息量、提高资料性,增加焦点性内容,写出年鉴的深度,打造独有的品牌栏目,突出年度特色、地方特色,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精心锤炼标题,增强实用性等。而在形式方面,要注重封面、彩页、书眉与内文的版式设计,增强年鉴的视觉效果。

关键词:精品年鉴,资料性,实用性,装帧设计

001.jpg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5—2020 年) 》(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到2020 年要实现“两全”目标,其中的“一全”就是要做到地方综合年鉴编纂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 同时,重视各类专业年鉴编纂工作,制定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规定,完善质量评议与审查验收制度,设立年鉴评比奖励项目。① 对于全国综合年鉴编纂者来说,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升编纂覆盖率和加强质量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正是为了适应新形势、新需求,2016年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以下简称中指办) 正式启动中国年鉴精品工程,这是事关地方综合年鉴工作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地方综合年鉴编纂作为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两项主业之一,如何把精品意识贯穿编纂工作的全过程,高标准、严要求,尽可能做到至真、至善、至美,力求出精品年鉴,是摆在年鉴编纂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从专业出版角度来看,编纂精品年鉴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内容方面,注重加大信息量、提高资料性,增加焦点性内容,写出年鉴的深度,打造自己独有的品牌栏目,突出年度特色,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精心锤炼标题,增强实用性等; 形式方面,注重封面、彩页与版式设计,增强年鉴视觉效果。

一、突出资料性,增强内容的深度和实用性

《地方志工作条例》将地方综合年鉴定义为“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①。既然是资料性文献,突出资料性,提高信息密集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一) 精练综合性条目

年鉴条目一般分为综合性、主体性、单一性条目三种类型。综合性条目为宏观记述,展示一行一业的整体态势,反映“面”的概况,文字应高度凝练,条目不宜过长。主体性条目记述一行一业内部各事项发展的脉络,突出“线”的内容。单一性条目记载一行一业的某单项工作和典型事件,记述“点”的变化。② 也就是说,年鉴中的概况类条目属综合性条目,要做到总结归纳、高度概括,力求展示整体态势,而具体的内容均可通过其后的主体性条目和单一性条目加以记述。特别是单一性条目应一事一条。条目越多,信息量越大、信息密集度越高,就越能记述好一行一业的发展情况。但在很多年鉴中,有的综合性条目如“概况”“概述” “综述”长达两三千字,信息量却不大,且与其后的单一性条目重复严重。这些冗长的“概况” “概述” “综述”条目,编者应加以提炼并高度总结概括。而具体“点”的内容可以细分为若干单一性条目,这样反而能够做到“眉清目秀”。所以,将综述或概况压缩水分,去掉穿靴带帽的空话、套话,做到精练、全面、高度概括,对于提高年鉴质量十分重要。

( 二) 增加焦点性内容

改革开放近40 年的发展,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结构已经转型,但年鉴内容记述跟不上发展步伐,反映社会热点,特别是反映市场化、社会化领域的焦点性内容普遍欠缺。当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区域发展还不平衡,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各地每年的经济社会建设的重点、焦点会有所不同。年鉴要提升品味、提高价值,就要关注本行政区域内经济社会建设的年度焦点,把视角向全社会延伸,关注好当前的社会热点。比如老龄化、人民生活、流动人口等内容。在这方面,《嘉兴年鉴》曾作过有益的探索。某年度的《嘉兴年鉴》在附录中特设“文论选录”栏目,收录《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人口居住现状特点及需求发展趋势》《基于收入来源的嘉兴农民增收原因剖析》等贴近社会的论文,文后还附有相关数据的表格,类似于调查报告。既为续修志书积累了资料,也增强了学术性,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素材。

( 三) 增加民生性内容

民生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基本发展权利的实际享有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以后,从中央到地方,更加注重民生建设,更加注重实现共同富裕。比如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和公平; 努力解决就业和分配问题,推动实现劳有所得;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建立覆盖城乡、人人享有的社保体系; 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建立人人享受的医疗卫生制度; 健全廉租住房制度,解决低收入者住房困难问题,等等。

最近几年,在年鉴编纂中,对民生内容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比如《厦门年鉴》设有“社会·民生”类目,收录市城调队、市统计局关于“厦门市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专题调查的结果。2014 年卷中收录“2013 年度厦门人健康报告公布” “高龄老人调查”“2013 年度厦门人健康报告公布” “厦门公厕” “居民超重肥胖率调查” “空巢老人调查”“厦门流动人口结构情况” “厦门人口分布” “厦门人同姓名情况” “网络支付情况”“厦门人阅读情况”“商场消费满意度调查”“十九大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统计”“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 “企业用工、薪资情况调查” “在厦就业的应届毕业生薪水调查”16 项调查结果①,体现出编者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独到的思维和眼光。年鉴中有关民生性内容应该进一步引起重视,作到既能记述得好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还能突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四) 增加服务性内容

近年来,年鉴编纂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着力发挥年鉴作为工具书的特性,通过收录一些服务性的内容,把年鉴变成服务读者的便民手册,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比如2016 年的《北京年鉴·简本》,就收录了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条文、政府办事机构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等②,是对《北京年鉴( 2016) 》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也就是说,首先,《北京年鉴》在“面”上反映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建设的总体情况;其次,通过编纂《北京年鉴( 简本) 》增加社会服务性条目,让读者一册在手知遍北京。又如江苏《如皋年鉴》设“便民服务”栏目,收录交通、车票预订、劳务服务信息,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和培训情况,企业职工挂靠、办理有关事项须知,外来人员就业咨询服务及登记须知,医疗保险办理须知,教育信息、特色旅游信息、职业介绍情况等内容。增加服务性内容,对于充分发挥年鉴的社会效益,作用显著。提升年鉴的质量,除框架设计、内容记述等方面外,还应考虑如何使年鉴变得可读、可用,不断提升年鉴的实用性、服务性。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