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出版精品年鉴要论

002.jpg

( 五) 适度记录领导考察条目

领导考察历来是各地年鉴中不太好记述的内容,一些年鉴的大事记用大量篇幅记述没有实质性内容的领导考察,没有把握好大事记的入选标准。而江苏《武进年鉴》的大事记中,只收录与该区有关的大事、要事、新事。领导视察的内容被放在“政府重要活动”中,采用表格形式,只收录领导的姓名、视察时间、活动的主要事项等。既节省篇幅、读来又一目了然,处理得十分得当。记好领导考察活动,更需要年鉴编纂者转换观念,从主要记领导人的角度,转变为从事件本身的角度来记,变虚为实,有实质的内容。

( 六) 改造记述会议条目

年鉴写到政府部门工作时总是十分冗长,同时收录众多会议条目。会议条目如记得不好,就会给读者乏味、空泛的印象。会议内容就是应该记述会议列表,写明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要议题、形成的主要决议等。读者看起来一目了然,同时也压缩了正文篇幅的同时减少了文章水分。比如《宜兴年鉴》,采用大编体,党政部类的内容较精练、篇幅短小,充分体现出“小政府、大社会”。类目“中共宜兴市委”中的重要决策、重要会议、重要活动条目仅11 条,都是全市性的真正意义上的要事,避免会议记述枯燥、乏味、冗长的弊端。

( 七) 减少部门内视性条目

年鉴虽然是“官书”,但受众却主要是社会大众,内容记述重点应该是一地当年的大事要事和各部门对外的信息,无关紧要的事和市民不感兴趣的本部门的内视信息应少收。如“队伍建设”“内部建设”“自身建设”“理论学习”或者是部门的内部活动等,对普通使用人群来说属于无效的内视信息,不必收录到年鉴中。部门内视性信息过多,是当前年鉴编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如果一部年鉴能做到收录的绝大部分为面向全市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建设密切相关的外视信息,减少记述内视性内容,少说空话,压缩水分,做到条目精练,有效信息量大,信息密集度高,对于提升总体质量大有好处。

( 八) 突出记述平凡小人物

一般年鉴中的条目往往见事不见人,只有工作,没有人的活动,读来十分枯燥、贫乏。而全国一些优秀年鉴比较重视以事系人。如江苏《靖江年鉴( 2010) 》中的条目:“赵莲花获泰州十佳环卫工人称号”“的哥陶师傅拾金不昧受赞誉”“刘宏获靖江十大杰出青年称号”“靖江小伙杨勇单骑游中国” “熊人云成为靖江首位知识产权高级工程师”① 等条目,均有鲜活的小人物活动,内容生动,可读性强,值得称道,体现出编者以人为本的可贵思想。在年鉴中既见“事”,又见“人”,注重记述平凡小人物中的典型人物,体现编纂者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提高年鉴质量的途径。

( 九) 深化条目内容的厚度和深度

年鉴编者应在条目的内容记述上下功夫,写深写透。总结笔者在审读一些年鉴在记好条目方面有几种好的办法可资借鉴。

1. 命名表彰条目: 不能仅仅只写何时何单位受到什么命名和表彰,还应当深度地写出受到命名和表彰的原因,受表彰单位做出过哪些突出的业绩。

2. 政策制度颁行条目: 不能只停留在介绍文件名的写法上,而应将政策的基本精神和核心内容交代清楚。

3. 新出台的改革措施条目: 不能仅仅写改革的推进,而要先介绍改革的基本精神。

4. 工程建设项目状况条目: 不论是启动还是竣工的,都不宜单纯只记启动情况或竣工情况,而应对工程内容有整体介绍。

5. 统计调查条目: 不能只写开展哪几项调查工作,应尽可能把统计调查结果呈现给读者。

另外,有的年鉴有一种好的做法,就是在条目后设“资料链接”,对条目中内容作进一步深入介绍,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条目内容,这样也能起到深化条目内容的作用。

( 十) 客观面对负面问题

年鉴编纂者对重大社会事件和社会矛盾不应采取回避的态度,尤其是负面的社会事件、重大事故、重大案件等。在媒体资讯十分发达的今天,是没有必要回避的,但应注意记述角度。如《镇江年鉴》既记成就,也记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在某年的年鉴“文摘”栏目中选取《六问镇江》等文章,直面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显示出镇江人敢于面对问题,勤于思考的品质。又如《泰兴年鉴》设“鉴戒录”,充分突出年鉴中“鉴”的功能。敢于直面年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实事求是的记述,是年鉴中发挥“鉴”的功能的主要方式,只要选好记述角度,非但不会对社会大众产后不好的影响,而且还会为年鉴的真实性全面性增色。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