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地方志是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而经久不衰地编纂地方志,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地方志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信息载体。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方志工作寄予厚望,年鉴编纂作为地方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宣传地情、展示国情,更能辅助科学决策、承载当代智慧、传承中华文化。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做到地方综合年鉴由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针对《规划纲要》颁布实施方案,推出“十大工程”,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即是“十大工程”之一。

001.jpg

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为地方综合年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实施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对于提升年鉴质量,筑牢全国年鉴事业健康发展的根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以后,省、市、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的覆盖面在进一步扩大。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共编纂出版2300多种地方综合年鉴。北京、上海、安徽、福建、广东等省市实现三级地方综合年鉴全覆盖。吉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省市地方综合年鉴覆盖率达80%以上,年鉴编纂已经进入快速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年鉴数量的扩张固然喜人,但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如果编纂的年鉴质量不高,不仅辜负了党和人民的信任,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危及欣欣向荣的年鉴事业。所以,我们要大力推动年鉴精品工程,大力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较高使用价值的精品年鉴。

一、当前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地方综合年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就目前全国来看,各省市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1.对地方综合年鉴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编纂工作难以推进。一些供稿单位和部门只注重日常业务工作,忽视年鉴供稿工作。往往快到交稿的截止日期,七拼八凑,草草应付,有的直接从网站上下载简报和信息不进行编辑及内容核实,有的甚至把领导讲话、文件等内容不加挑选地采取直接复制、粘贴的形式上交。这样导致年鉴内容不准确,条目混乱,给组稿和编辑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2.缺乏创新思维,年鉴框架陈旧老套不能紧跟时代发展。“年鉴逐年编纂连续出版,每卷年鉴的条目都着重反映对应领域年度发展变化情况”,一些年鉴框架从类目到分目连续几年都没有变化,每年下发的年鉴组稿方案甚至是上一年的组稿方案仅仅改动了卷号和日期而已。这样导致组稿方案形同虚设,即使组稿方案有变化,一些供稿人往往也注意不到这些变化,只会根据刻板印象,按照以往的经验撰写。这既浪费了供稿人的时间和精力,又没有提供有效的信息。

3.供稿单位的具体责任部门不固定,编纂工作沟通困难。除了一些职能齐全的单位由专门的史志部门供稿外,有些单位由综合办供稿,有些单位由信息部门供稿,还有一些单位由研究规划部门供稿。更多的时候,一些单位上一年是某个部门供稿,下一年换另一个部门供稿,大大增加了编纂工作联系和沟通的难度,导致每年提供的稿件来源不一致,信息资料收集渠道不统一,稿件内容有遗漏。

4.供稿人员流动性大,撰稿水平参差不齐。每年组稿文件下发后,各单位按文件要求指派专人撰稿,有些单位常常是上一年某个人写,下一年换另一个人写,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稿件的质量难以提高,供稿的速度难以加快。

5.专业性内容撰写不规范、不准确。因为年鉴具有工具书性质,必须保证其内容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才能保证其存史价值和社会的借鉴作用。有些地方综合年鉴中,一些涉及专业性的内容缺乏规范性和准确度。例如在地方综合年鉴的法治类目中,经常容易混淆的法律概念和术语有“法制”与“法治”,“政法”与“政法委”,“公安司法”和“公安·司法”,“违法”与“犯罪”等等。

001.jpg

二、对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的建议

1.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为契机,充分认识年鉴编纂的重要性。要把编纂地方综合年鉴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地方志工作机构主导、社会各界有序参与修志编鉴的途径和方式。加强督促检查,健全和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督查通报制,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和完善地情资料收(征)集及管理、修志编鉴业务制度和主编(总纂)责任制,确保在篇目设计、资料收(征)集、总纂统稿、志(鉴)稿评议、审查验收、出版发行、报送备案等环节上均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保障志鉴质量。

各地在编纂地方综合年鉴中,还要注重调研,注重交流,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整体均衡发展。例如广东省地方志工作历来受到上级领导高度重视,近几年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山东省在如期出版《山东年鉴》之余,还出版了《山东地方史志年鉴》,成为全国的排头兵;江苏省连续几年出版了《江苏年鉴》英文版,开创年鉴传播推广新局面。

2.培养创新意识,推动年鉴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年鉴原本就是舶来品,国外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在年鉴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都可以成为我们年鉴工作的有益滋养。打造中国年鉴精品工程,要以创新的理念组织编纂好年鉴,提高年鉴的内容质量;要以创新的手段缩短年鉴编纂周期,提高年鉴的时效性。例如组稿方案要与时俱进,适当增加辖区内一年中发生的新、特、大、要事件,以及当地政府在施政中采取的新方法、新措施,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等。再如,为保持组稿人员、编辑人员与撰稿人员之间联系,可以建立年鉴撰稿人通信录、年鉴QQ群、年鉴微信群等平台,及时发布编辑信息,在人员有变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及时交流沟通。

001.jpg

3.注重人才,建成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极具责任心的编纂队伍。作为一个年鉴编辑,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自觉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知识水平和专业水平。

每年要定期开展组稿及撰稿人员培训班,建立稳定的编纂队伍。每年各年鉴撰稿人随着单位人员调整都有一定的变化,他们对年鉴的认识不足,因此对撰稿人员的培训就显得极为重要。例如下发组稿方案后,要采取集中培训和轮训的交互方式对供稿人员进行培训;待各供稿单位上交稿件后,年鉴编辑期间再召开一至两次编辑会议,各供稿单位查缺补漏。通过培训,统一年鉴编纂思想、熟悉年鉴体例及要求、撰写要领。培训内容除简略介绍年鉴的历史发展和基本情况外,更应该在撰稿人如何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执笔撰写上下功夫,使其明确掌握如何去收集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根据框架设计的分类进行归类整理,再按照年鉴体例要求进行条目编写。

4.树立质量第一的原则,年鉴涉及专业性的内容由相关专家审定。严格执行《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建立年鉴质量保障体系,严把质量关,将质量意识贯穿于年鉴编纂的全过程。由于地方综合年鉴涉及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众多内容信息,无论是组稿和撰稿人员,还是编辑人员都不可能对所有的专业领域了如指掌,因此以培训授课的形式或评议会议的形式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年鉴内容进行把关是十分必要的环节。“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广大年鉴工作者要以朝夕问道、日积月累的精神,抓住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的新机遇,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提高年鉴质量,打造精品佳作,编纂出紧跟时代步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经得起社会、时代和历史检验的年鉴。

文章来源:《史志学刊》2016年第3期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