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强科技年鉴实用性的探讨

摘要:科技年鉴作为一种大型科技信息总结汇编的资料性工具书,其属性决定科技年鉴的定位和功能。为民而编,编以致用,才能发挥科技年鉴的最大价值。文章从科技年鉴的属性出发,从内容和形式角度探讨提高科技年鉴实用性的方法。

关键词:科技年鉴;属性;实用性

1.科技年鉴的属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属性”一词是这样定义的:“属性,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一直以来,年鉴被定义为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地方综合年鉴被《地方志工作条例》定义为“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有学者将年鉴定义为“年鉴是系统记述特定区域或专业(行业、部门)各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

年鉴是期刊,而不是图书。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和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提出期刊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并按照一定周期出版。而图书一般没有固定的名称,也没有固定的编号模式和出版周期。鉴于此,从本质属性上看,年鉴属于期刊中的年刊。虽然我国年鉴多用书号出版,但是这不影响年鉴的本质属性。

综上所述,笔者把科技年鉴定义为:系统记述科技领域各方面情况,具有科技性、工具性、资料性、年度性和连续性的期刊。从这一定义上看,科技年鉴的实用性很强,编辑必须牢记科技年鉴的科技性、工具性、资料性、年度性和连续性五大属性,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其使用价值,为民而编,编以致用。

blob.png

2.内容推陈出新,强调科技性、

工具性、资料性和连续性

2.1科技年鉴不是“官书”,是资料性工具书

科技年鉴是一种资料性工具书。虽然科技年鉴主要都是“官办、官编、官用”,但不是“官书”。科技年鉴的主办方,有些是党政机关,有些是事业单位。政府发征稿通知,这就保证了科技信息资料来源的严肃性、权威性。科技信息资料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提供的稿件。这些供稿机关和单位提供的稿件必须经由相关部门或领导审定、签字和盖章,这保证了资料来源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官办、官编决定了科技年鉴内容的属性,并不代表其就是官书。这就要求编辑对来稿进行筛选。科技年鉴不是单纯地记录政府部门的工作,而是要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科技领域发展变化的情况,要作为政府发布权威信息的载体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提供研究资料。对于与科技性无关的,没有资料价值的领导调研、活动、会议等内容,编辑要敢于大胆删除。

科技年鉴如实记载了上一年该地区科技领域的重要资料和信息,时间跨度小,史实近,从而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科技年鉴可以供人们查阅有用的数据,为人们提供必要的史料。一部好的科技年鉴,应该能让读者系统地感受历史,认识历史,并从中获得启发,获得借鉴意义,让后来者善则从之,不善则改之。科技年鉴不是相关部门的记事本、相关领导的言行录,需要真实客观地陈述事实,成就和不足都应有所记录。编辑需要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分析供稿,如果只记录政绩和成就,这种一点论的编辑倾向必然有损科技年鉴的客观性,使其失去借鉴参考的价值。

故科技年鉴的编辑需总结提炼供稿,把科技年鉴从信息资料积累汇编的层面提升到具有史料价值的、独具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系统性的知识建构层面,便于读者汲取历史智慧,为今后的决策研究提供依据。

2.2科技信息资料系统的连续性,保证使用价值

一本科技年鉴体现不出其价值,连续出版才能彰显出其真正的价值。科技年鉴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出版的连续性。一本年鉴内容的时间跨度一般为一年,时间跨度短是单本年鉴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科技年鉴必须连续出版,才能提高其使用价值。连续出版的科技年鉴可以为科技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一系列的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呈现某项科技发展的轨迹,帮助其总结出规律,进而预言未来的趋势。除了出版要保证连续性,内容的连续性是彰显科技年鉴的使用价值的关键所在。因此,科技年鉴应该在栏目设置、条目撰写、表格筛选等内容层面上保持稳定连续性。如果一味地追求可读性,随意删减内容或调整内容的位置,都会给科技年鉴的连续性带来损害。例如:栏目的变动会导致连续性资料的中断或检索的困难。只有做到科技信息资料连续可比,便于检索,才能体现其工具书的性质。科技年鉴的总体框架、栏目设置应保持相对稳定,在此前提下,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做一些微调、优化或创新,改动调整越小越好,以确保信息资料的连续性和可比性。概况和常规条目是构建年鉴的主体,其基本内容要素要符合统一标准。编辑可以根据供稿情况,适当添加一些新条目,但尽量延续之前已有的条目,保持条目的稳定性。

总而言之,科技年鉴连续出版的时间越长,资料价值就越大,单本年鉴有资料性价值,而形成系列的年鉴可以呈现科技事业的发展轨迹,为研究和揭示科技事业发展规律提供可比性的资料。

2.3记叙体记述,言简意赅

科技年鉴为了凸显其科技性、资料性和工具性,应该采用记叙体。语言简洁、严谨,文风朴实,没有废话、套话和口语。编辑应该删去大量带有修辞色彩和赞美性语言,例如“大力提倡”“做出重大贡献”“显著提高”等。编辑要客观冷静地以第三者的视角来看待供稿,坚持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实录原则,客观、准确、真实地记述科技人物和科技事件,不虚美,不隐恶。

2.4有效信息保障年鉴内容的实用性

科技年鉴收录信息资料的时限一般为一个自然年,主要记述科技领域上一年度出现的新常态、新事件、新事物,取得的新成就,总结的新经验,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记录的是年度的大事、要事和新鲜事。故应该控制或删除一些历史性和前瞻性资料,删除一些不重要的和科技无关的,不能提供史料价值的信息。例如:一些科技机关的日常事务、管理手段、一般业绩、一般会议、常规性视察或调研等内容。具体举几个例子:“防震减灾科技”这节中,供稿提供了某一地区的“震情”,虽然“震情”和“防震减灾”工作相关,但是与“科技”的联系不大,故可删除。“科技活动”中记载了许多会议、论坛、大赛等内容,建议删除某领导出席,某领导主持,某领导讲话这些无有效信息的内容。除非某位领导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这可以保留,否则删除空话、套话。

3.形式独树一帜,强调可读性和时效性

3.1索引细分,利于信息资料的检索

为了方便读者检索资料,除了借助目录以外,就是查询索引。细分索引,利于读者迅速锁定所要查询的目标。以下,以2016年部分地区年鉴为例,分析一下索引的细分类型,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主题索引、表格索引和图片索引为主流的索引细分类型。其中主题索引一般按标引词首字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而表格索引和图片索引一般按照表格和图片所在页码的顺序排列。有些地方在以汉语拼音顺序排列的主题索引前,添加了一个“笔画检字表”。该表收入主题词索引中全部主题词首字,供按笔画查字之用,知道笔画后从该表中检索相应的音序排列的位置。其实,索引以简洁,易检索为佳。目前绝大多数读者可以利用汉语拼音顺序检索信息,不需要再添加“笔画检字表”。绝大多数年鉴正文文字部分都是分栏排版的,以两栏居多。有些年鉴索引只标注到页,没有标注到栏。为了方便读者迅速地检索信息,编辑应该细心地标注到栏。多数标注到栏的年鉴,都是在数字后加拉丁字母(a,b)来表示所在页码的左、右栏。一般a代表左栏,b代表右栏。

3.2表现形式多样性,彩页、插图、图表增强可读性

科技年鉴本身就是一种资料性、工具性年刊。大量的文字和数据使得排版显得呆板,可读性差。恰当地选取和安排彩页、插图,可以丰富版面,使得文字排版显得活泼生动,有利于提高科技年鉴的可读性。彩页内容应该融严肃与活泼于一体,不应一板一眼地全部按领导人级别的顺序放些会议、调研等照片。这些照片虽然很重要,契合科技年鉴严肃性的文风。然而,科技年鉴不是“官书”,应该“接地气”地放一些与科技发展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发明等新鲜有趣事物的照片。单一的人物(领导)或会议照片可读性较差,编辑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选取照片,而是主动站在官方立场选取照片。编辑应该放下自己强加在身上的“官架子”,以中立客观公正的立场选取照片,这些照片应该可以补充文字、数字或表格传达不出来的信息,而且切合“科技”这一主题,让读者一看,就知道当年度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表1 2016年部分地区年鉴索引的细分类型

blob.png

插图应该均匀地分布在各个章节,而不是有些章节有图片,而有些章节一张图片也没有。不是平均主义,而是要做到前后协调,照片错落有致地呈现在年鉴当中,而不是翻开一看,大部分照片集中在某几章节。同一主题的照片放一张即可,即使几张同一主题的照片品质都不错,也要敢于取舍。

科技年鉴应该尽量用数据说话,减少陈述性语言,可以用图表阐明的资料尽量用图表简洁醒目地呈现,整合信息资料使其密集化陈列,以达到在同等容量下为读者提供更多有效信息的目的。

3.3加快编纂速度,确保信息资料的时效性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科技年鉴编辑部的工作历程也可以乘“互联网+”之风,转变传统的组稿编校模式,精简工作历程,加快科技年鉴的出刊速度。科技年鉴本身记录的就是上一年的科技信息,已经是旧闻了。加上现在发达的通讯设备和网络技术,许多读者在网上就可以搜到自己想查找的科技信息,不需要等到年鉴出版后再查阅。但是,由于网络上的咨询零散,权威性、准确性不高,所以科技年鉴还是有存在的价值的。为了确保信息资料的时效性,编辑应该加快科技年鉴的编纂速度,争取次年内就能出版上一年的年鉴。编辑部制定一个时间计划表,公布在撰稿人和编辑的QQ群或者微信群中,以督促大家及时完成任务。虽然组稿大纲已经明确了截稿日期,但是在实际组稿当中,仍然有大量撰稿人拖稿的情况发生。这就需要编辑及时通过各种通信设备或通信APP不定期地督促撰稿人及时提交稿件。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些撰稿人在被催稿时,竟然不知道有需要撰稿这一事。因为征稿通知都是以发文的形式邮寄给各家单位的,然而在邮寄和收取邮件的过程中会发生邮件丢失的事件,经常有撰稿人没有收到官方征稿通知,所以迟迟没有撰写或提交稿件。现代社会已经走出“鸿雁传书”式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了,编辑大可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实时通信软件及时把组稿讯息传达给撰稿人。由于提供科技年鉴稿件是一件严肃而谨慎的事情,很多单位撰稿人都要求见到纸质红头文件才愿意着手准备稿件。需要注意的事是,编辑不能完全依赖纸质邮件向撰稿人发出征稿通知,在邮寄纸质征稿通知的同时,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网络时事通讯工具通知到具体撰稿人,以防有人没收到通知导致拖稿事件的发生。

收到稿件后,除了传统的人工式“三审三校”,编辑部也可以借助网络采编系统加速审稿编校速度。目前,国内期刊采用较多的网络采编系统有勤云、ScholarOne、马格泰克等。网络稿件采编系统可以实现在线投稿、送审、退修、编辑校对等编辑流程自动化、数字化,这种稿件“中央厨房式”的集约化生产,大大减小了编辑的编校工作量,缩短了出版时间。

3.4出版形式多样化,电子版增强信息资料的易得性

如今,电子技术发展迅速,科技年鉴可随书发行电子版、网络版,方便读者检索信息。通过出版电子版的科技年鉴,不仅可以降低出版成本,扩大发行量,也可以帮助读者减少查询科技信息的成本,扩大受众面,提高科技年鉴的易得性。只有被更多的读者利用,科技年鉴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

4.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年鉴应该从科技性、工具性、资料性、年度性和连续性五大属性出发,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全面提高科技年鉴的实用性。

(作者简介:王永超(1989—),女,安徽芜湖人,编辑,硕士;研究方向:科技年鉴编辑)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