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962年《防卫年鉴》:毛泽东的兵法是彻底的现实

始终把备战作为第一要务,强调对战争的威胁要常备不懈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封锁,毛泽东指出,我军肩负的任务已由武装夺取政权转变为防卫战争,巩固和保卫政权,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并把“建设一支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确定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军队建设的总方针和总任务。毛泽东高度重视发展原子弹和尖端技术,提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毛泽东能够居安思危,始终把备战作为第一要务,强调对战争的威胁要常备不懈。他一贯倡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坚持从实际出发,走适合我国国情、军情的发展道路。他提出了“全民皆兵”的民兵建设思想,明确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大政方针等。

一位英国学者说:毛泽东是掌握打开这个时代军事奥秘之锁全套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的确,“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泽东兵法是战无不胜的武学宝典,然而它的奥秘和真谛究竟在哪里呢?

聂荣臻元帅说,毛泽东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注重出敌不意和集中兵力。很讲民主,大的军事行动,都尽可能事先征询我们的意见,然后再作出决定。

叶剑英元帅说:毛泽东曾两次向他借阅大量兵书,系统研究战争理论。一次是在1933年宁都会议之后;一次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不仅重视学习中国古代军事理论,而且重视学习西方军事理论,他在1937年还组建了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研讨班。

日本在1962年的《防卫年鉴》中指出:如果说古代孙子的兵法是哲学性的,克劳塞维茨的兵书是科学性的,那么毛泽东的兵书则是彻底的现实性的东西;前两者是以研究兵法的人为对象,而后者则能为每一个士兵所理解。

毛泽东自己说:研究战争的规律,重要的问题在于学习。一切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关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这些过去的战争留给我们血的教训,应该着重学习它,这是一件事。然而还有一件事,即是从自己经验中考证这些结论,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这后一件事是十分重要的,不这样做,我们就不能指导战争。

毛泽东用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伟大实践,证明了毛泽东兵法的科学价值。毛泽东兵法建筑于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植根于东方文化底蕴的中华大地,诞生于长期的伟大的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实践的土壤里,它是毛泽东个人智慧的创造,也是全党全军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兵法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超越时代、国界,必将永放光芒。

责任编辑:小志
文章标签: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