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志与前志衔接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晋安区志(续志)》编写的一点体会
晋安区方志办
《晋安区志》是《福州郊区志》的续志,但晋安区又不是福州郊区的简单延续。由于区划的调整,晋安区的地域范围与原郊区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其性质也从郊区成为新城区,而这个城区又与一般的城区有所不同,如人口中农业人口仍然占有很大比例,还有一大块山区等等。因此,在编写续志时,我们根据新区特点,在与前志的衔接上注意到如下两个问题。
一、承前启后,抓住“整体”
区划调整发生在1996年,而续志的上限是1995年。这里就有一个叙述的基点应放在哪里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写1995年时,是按照郊区区划还是按照晋安区划来写?我以为,应该有所兼顾。也就是说,在总体上,还应该站在整个郊区的角度来写,而在具体的事例上,则以不涉及区划调整以后已经划出的区域为好。因为作为一级行政区划,郊区毕竟是一个整体,不宜随意割裂。如统计数字,应该以当年郊区的统计为准,这样可以也可以上接《福州郊区志》,跟1994年(前志的下限)相比,充分体现当时郊区的实力;又可以跟1996年相比,看出区划调整以后晋安区经济实力的大幅下降,再与10年后的晋安区相比,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从志书的体例来说,既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可以以客观事实来反映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对一些大事,也应该站在全区的角度加以记载,如1995年郊区获得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单位”,虽然区划调整后,晋安区已经没有海岸线,但这毕竟是整个区的荣誉,不能不记。当然,对于后来不属于晋安区的乡镇发生的事,在记述中应该予以剔除,比如省长陈明义视察洪山镇等则可留待鼓楼区去记。同样,对后来划入晋安区的乡镇街道的大事则应归入本志记述范围。
作为城区,频繁的区划调整确实给修志带来不少麻烦。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比如,在当初编《郊区志》时,由于历史上没有郊区这个编制(最多也只有一个市政府的派出机构“郊办处”),所以我们可以以修志当时的区划作为郊区的区域范围,不去管它历史上如何变化。而晋安区则直接脱胎于郊区,所以在编修续志时,一方面应以同一个整体来看待这两个区,让志书在整体上存在一个延续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体现出地域的变化,让读者了解到区划调整前后两个区在本质上的不同。
二、与时俱进,着眼“不同”
晋安区与原郊区本质上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定位已不再是郊区,而是新城区。我认为,在续志的编写中必须紧紧把握住这个关键。城区而又“新”,这里边就大有文章可做。区划调整初期的晋安区,虽然号称城区,但还是农村为主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福州的东扩南移,晋安区城市化的水平也逐步提高。在志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增加这方面的内容,而且在记述中,可以适当地与旧志中的记述作一些对比,比如,在原郊区,商贸业主要体现为农产品购销、供销社、小商店等的经营,而在续志中,商贸业就成为一大块;再比如,原郊区几乎没有房地产业,而现在,房地产在晋安区可以称得上蓬勃兴起;还有,山区旅游业的从无到有,寿山石文化的首倡与兴起,等等,都是晋安区的特色,也是其与原郊区的“不同”之处。此外,农业的比重逐年下降,北峰山区,也从粮食生产逐步转为蔬菜种植。……这一切,都应该成为续志的重点记述对象,在这些内容的记述中,可以对前志内容进行必要的回叙或补充,以体现两志的衔接和十年来的发展。如在记述山区反季节蔬菜种植时,要记叙蔬菜种植从平原向山区转移的背景,尤其要体现其必然性和首创性;山区发展旅游业有一个全国的大环境,也有当地生态资源保护得好的因素,可以适当加以描述,以显示郊区时期留下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续志以专章写寿山石,就有必要补充有关寿山石开采、雕刻、销售等方面的内容。当然,在写“新”的同时,也应该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反思,如环境污染问题、外来人口问题、城市建设与管理问题等等也随着城市的进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作为起到教化作用的地方志也不应该回避。
发展与变化是志书的生命力所在,续志应该在前志的基础上加以延续,但这绝不是机械的延续。它应该通过大量的客观资料反映出渐变与突变的过程,并使得这种变化能够令人信服。在某种意义上说,续志与前志的衔接,恰恰体现在“不同”上。读者在读了两部书以后,可以通过前后的对比,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事物的变化,并体会到其中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得到志书存史、资治、教化的效果。
续志既是前志的延续,但更是一部新的志。因此,在注重与前志的衔接的同时,更应该体现其自身的特色,从广义上说,这个特色也就是时代的特色,而从狭义上说,也就是该区域在发展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的、独有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