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修志编纂”的搜索结果,共17

从主编三大意识谈县级年鉴质量的提高

从主编三大意识谈县级年鉴质量的提高

县级年鉴主编的专业素养和编纂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县级年鉴质量的高低。当前福建省公开出版的县级年鉴在政治性原则、框架设计、条目撰写规范和篇幅控制等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从年鉴主编这一核心角色,从增强县级年鉴主编的责任意识、人才意识和法治意识的角度,试着探讨如何提高县级年鉴质量,发挥年鉴作为年度性文献的价值和作用,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

我为《莘县年鉴》供稿体会

我为《莘县年鉴》供稿体会

《年鉴》的编写对于文字的要求比较规范,对事实的描述应保持客观,因此不能以第一人称去写,不能揉进个人情感因素。字斟句酌,咬文爵字,枯燥寂寞。但是看着文字一点点累积成段、成章,随着卡哒咔哒打字声,慢慢充盈着整个屏幕,心中的喜悦油然而生。孤独的快乐,就能很好地形容这个工作。

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的整体性思维

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的整体性思维

​​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对地方综合年鉴有清晰的定义,即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文献的解释是“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对地方志工作的再思考——兼谈川渝两地的资料工作

对地方志工作的再思考——兼谈川渝两地的资料工作

本文作者从四川和重庆两地的工作实践出发,系统总结川渝地方志工作的成功经验,从修志业务这一微观层面和地方志工作的宏观层对地方志工作进行另一个视角的思考。提出地方志工作者要从历史长河中的旁观者、记录者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者、助力者。本文力求对于全国方志界开阔工作视野、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有效提升地方志的影响力有所裨益。

地方志工作法治化路径的思考

地方志工作法治化路径的思考

​编纂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依法治志,推进地方志工作法治化,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地方志事业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体现。实现地方志工作法治化,法制和制度建设是前提、党委领导和政府主持是核心、找准定位和坚定自信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依法用志是动力。

改革开放结硕果 修志编鉴著新篇——黄陂区地方志工作回顾

改革开放结硕果 修志编鉴著新篇——黄陂区地方志工作回顾

黄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编史修志的古老历史文化传统。据记载,明嘉靖就编有《黄陂县志》,清代编有多部《黄陂县志》,其中,清同治《黄陂县志》由清朝同治年间翰林院编修、黄陂籍人士金国钧主持编修,其规格之高、内容之丰富,在县级志书中鲜见。

浅谈地方志编纂与档案的相互关系

浅谈地方志编纂与档案的相互关系

地方志与档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都源于历史文化,都是对历史与现状的记录。档案是一种广泛、丰富、珍贵的历史资料,它是编史修志中不可缺少的,是地方志编纂的基础,同时地方志( 书)也丰富档案馆藏,对归档立卷、充分快捷利用档案史料有指导作用。

观天下如指诸掌 ——中国方志的历史

观天下如指诸掌 ——中国方志的历史

如果我们想了解某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今天的第一选择可能是上网搜索。在没有百度、谷歌的时代,人们有没有什么方法来了解天下四方的概况呢?有,那就是方志。方志就是地方文献的记载,内容兼含地理与历史,形式包括图像和文字。古代的方志全面记载了某一地区自然和社会的所有信息:地域范围、机构设置、古今变迁、人口、自然资源、名胜古迹、气候灾害、文化教育、历史名人、宗教风俗等,几乎无所不包。

首轮修志回眸——以首轮《连江县志》为中心

首轮修志回眸——以首轮《连江县志》为中心

新中国建立后连江县第一轮修志在县委领导、政府主持、专家参与下展开。志书贯古通今,下限1990年。出版分上下两册,225万字。志稿指导思想明确、地情突出、资料翔实、行文规范,在送省审评中全志一次通过。出书后,在2007年获福建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总结过去,志书质量的保证,是得益于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总编室的总纂整体构思贯串整个编志过程。

旧志整理步骤与方法琐谈

旧志整理步骤与方法琐谈

旧志整理属于古籍整理的范围,文字工作繁冗,如有不慎,就会事倍功半,在整理旧志中,我们应采取以下步骤与方法,以体现古籍整理的要求。

217条记录首页上页12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