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的语言风格
作为资料性著述的年鉴有哪些语言特点呢?我们在撰写年鉴稿件时,应掌握哪些具体语言要求和语言技巧呢?下面从5个方面来探讨。
一、年鉴语言要严谨
所谓严谨,是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一部年鉴除了资料必须真实无误外,在遣词造句、状物达意上必须做到准确。遣词造句不准确的原因有3种:一是作者本身的文学功底不足,词不达意;二是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事物未做深入了解,下起笔来,模棱两可;三是作者撰稿时大意疏忽,缺乏一种认真严肃的态度。年鉴语言一定要讲究分寸,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撰写年鉴稿件时,以下4类词语是不能用或者应该尽量少用的。
第一,语义含混的模糊词语。如“面貌一新”“圆满结束”“效果显著”“胜利完成”“遍布各地”“大大提高”“显著增强”“十分可观”“积极推进”“大力支持”“大获全胜”“明显改善”“反映良好”“热烈响应”“逐渐恢复”“罪恶昭彰”“令人发指”“巨大”“特别”“甚好”“颇为”“极其”……
第二,臆测性词语。如“大概”“可能”“估计”“差不多”“最”“很”“较为”“比较”“或许”……
第三,笼统的时间概念用语。如“近期”“近来”“以前”“很早”“目前”“至今”“曾经”“早期”“当时”“将来”“未来”“前些年”“近年来”……
第四,不规范的或时效性很短的简称。如“两个文明建设”“五讲四美三热爱”“三中全会”“三支两军”“生资公司”“三反”“四化”“三讲”“四民活动”“打造五个大县”“劳服公司”“低保办”“民宗局”“三农问题”“统征办”“四个一”“四到位”“五加强”“三落实”“两费”“三防”“班子人员”“一把手”……这些名词,在第一次出现时一定要写全称,下文继续使用需要简称时,应注明“以下简称××”或者加以注释,以免年深日久后人看不懂。
语言严密,就是要求使用贴切的词语,表达明确的概念。曾经很多供稿人给单位写总结时,都喜欢写“在单位××负责人的正确领导下,……”。或者领导参加了本属于职责范围之内的一个工作场合,非要写上“××书记亲自参加××活动,使广大群众深受鼓舞之类”的话。其实一个基层领导的讲话或活动,是用不上“重要讲话”“亲自主持”“正确领导”这样分量很重的词的,它和词意所指对象的身份是不相称的。在语言体例上,年鉴语言必须采用语体文,它必须排除以下3种语言格式:
一要排除口头语言。如××领导退下来了、退居二线、乱弹琴、不管三七二十一等都是未加提炼的口头语言。这样的语言既显得粗俗,也不雅重。因此,口头语言进入年鉴,必须经过加工,取其精确、生动、精粹的成分,而去掉其不合语法不合逻辑或粗俗、表达不严密的成分,以维护年鉴语言的纯洁性。
二要排除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它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区内。这种方言写到文学作品中可以,写到年鉴中就绝对不可以。
三要排除文言,慎用半文半白的语言。文言文生僻字多,脱离现代汉语的基础。现在完全用文言文写文章的很少,但文白夹杂的情况比较多见。这种文白夹杂的语言,如果写文章的人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力,用得不当,就会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二、年鉴语言要朴实
朴实是年鉴语言的基本风格和基本要求。它要求语言质朴无华,淳美自然,在行文中摒弃浮词,不堆砌辞藻,不故弄玄虚,不用夸张、渲染等修辞手法,切忌空话、大话、套话。不要偏尚文辞,不要浮记功绩,不要文史混淆,不要随意舞文弄墨。年鉴中不朴实的语言,常见的有以下4种。
滥用带宣传色彩的语言。如记产品,爱用“国内首创”“经久耐用”等广告语言;记地区又离不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记人物就写他从小如何如何,死后还“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另外如上面所说的领导人出席一次会议,必加上“亲自”二字,讲了话必加上“重要”二字,获奖必称“荣获”,参军入党之前必加“光荣”一词。这种带政治宣传色彩的用语,在年鉴中是忌用的。
滥用穿鞋戴帽之词。什么叫穿鞋戴帽,就是在文章的开头,爱用“为了什么”“由于什么”“在××领导指导下”“××领导支持下”“××单位配合下”“××影响下”的句式,中间是“建立了什么”“实行了什么”“采取了什么”“取得了什么”“通过了什么”“获得了什么”的句式,结束时又要写上“取得了××成效”“促进了××发展”“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受到了上级的表彰”等。举个具体的例子,如下面这段年鉴稿:
错误例句1: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加强,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为立足点,以工业发展为兴奋点,以街道和市场建设为切入点,以财税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确保全乡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指导思想,有效提高了全乡的经济综合实力。2008年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3.1亿元……。全乡经济形势运行良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这里从经济发展到经济综合实力这一段文字叫戴帽,下面两句话就是穿鞋。这类穿鞋戴帽之词,千篇一律,华而不实,而且反复使用,已经形成公式,变成新时代出现的新的机关八股文。这种文风无论是用来写材料、写报告,还是写志书、编年鉴,都是不宜的。
以议论代替事实。年鉴编纂的基本方法是述而不论,寓论于史,行文必须字字有据,更不能以议论代替事实。如下面这几段年鉴稿。
错误例句2: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领导对敌斗争、民主改革过程中,注意宣传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遇事同群众商量,同基层干部商量,不摆官架子,办事讲民主,干群关系融洽,民主空气比较浓。
错误例句3: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将内部机构作了一些调整,但机构越来越庞大,人员编制越来越多,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不高,行政经费开支浩繁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错误例句4:开展决策督查,抓正反典型,促工作落实,工作目标明确、有方向;工作措施得力、有特色……
这些完全是空泛的议论,以论代史,用这种笼统的语言来编年鉴是不行的。另外,年鉴语言要切忌假、大、空。
错误例句5:2008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乡经济社会大跨越,大发展的关键一年,全乡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聚全乡之力、凝全乡之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兴乡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农民增收,做优农业经济,突出扩容提质,做活城镇经济,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突出和谐建设,实现了全乡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喜庆局面。
这就是典型的假大空,200多字中,几乎没有一个字是有用的。
错误例句6:招商引资工作进展良好。打造良好的招商格局。结合我乡实际,明确了招商目标,切实加强领导。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政府会议,专题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并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我乡经济工作的重点,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班子成员、各站所、各村,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要求。同时,依托资源优势,着力打好这张资源牌,发动机关干部、党员群众以及在外家乡人员积极提供招商信息实行重奖,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乡、村干部的目标管理范畴,切实加强乡村干部招商引资意识。
这段文字也基本上没有实质性内容,而且在年鉴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滥用积极修辞格。文章修辞有消极修辞、积极修辞两种不同手法。年鉴是资料性著述,它以语言严谨、朴实、简洁、流畅为特点,因此采用消极修辞。如果把消级修辞和积极修辞做一个形象比喻的话,那么,消极修辞就好比雕刻,它是在原有的材料上越雕越细,越雕越精,这就是编年鉴所要具备的语言艺术。积极修辞则好比纸扎,它可以把几根简单的竹片扎贴成花环、各种花鸟虫鱼,而且越贴越大,越贴越好看,这是写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所要具备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