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名看东台堤东的地域变迁


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

东台堤东滨海平原是一片年轻的土地。它的西侧有几条沙冈,北起阜宁县以北的废黄河边,迤逦起伏于建湖、盐城、东台等县境,入海安境后与扬泰一带古长江北岸的东西向沙冈联接。这几条沙冈代表了新石器以后不同年代的古海岸线,天圣五年(1027年)筑成的范公堤就建筑在这最东一条沙冈,即东冈的冈脊上。在稍后的几十年中,范公堤向南北延筑,形成了北起阜宁,南达吕四的捍海大堤。堤东的平原地区则是其后,特别是明朝中叶以后淤积而成,大部分地面只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在范公堤以东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们,在其聚落、集散地建立一些定居的或非定居的居民点,并结合他们对地理景观,以及开发、改造这片新土地的感受,给一些居民点和地理实体命名。尽管海势东迁,使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发生较大变化,但由于新淤长土地的成陆时间较短,昔日命名的地名多数仍未改变。它记录了苏北平原往昔的地理环境、成陆过程、社会经济发展等历史,涉及海洋、沙洲、地形地貌、水利、渔业、军事、民间传说等方面,大多于水或水利关系密切。

与潮汐水道有关的地名 (1)洋:与外海水交换比较畅通,水域宽阔的沙洲间的较深水道。渔民把不论在高潮或低潮时都能供船舶航行的水道称作洋,如东台、大丰近海的西洋。一些通往外海的深广水道由于海岸东迁而淤为平陆,或仅残留下小型的水道,但仍保留洋的名称。如唐洋、周洋。据康熙《淮南中十场志》载,周洋在明朝时尚是通海的要道,为防倭寇由海上入侵,曾设重兵防守。(2)港:表示潮滩上较大的深入岸滩或内陆的水道,没有径流来源,如东台与大丰间的行船港;贯穿整片大沙洲的潮汐水道,如条子泥的东大港、西大港,东沙上的太平港、大北港。渔民把那些高潮时可以通航、低潮时不能行船的潮汐水道称之为港。港,同时又是较大的通潮河道及其支流。如川东港、王家港(现属大丰)。一些原来是潮滩上纯粹的潮汐水道,后来因排涝的需要,而被选为内陆河渠的入海口,从而有了径流来源,使原来的流槽成为闸下河段,如东台河闸下的川水港,梁垛河闸下的死生港,方塘河闸下的条鱼港。一些河流的通潮之流也叫做港。如曾经的新曹镇王港。(3)口:支流汇入干流或河流入海之处。如历史上泰东河、蚌蜒河的入海口为海道口,东台河的入海口为蹲门口。(4)丫子:一般指不论高潮或是低潮都难以航行的通潮水道,是港的分汊。丫的字形形象地表现出潮水沟由小汊归入大汊的形态。如大丫子和七里丫子,东沙上的三婆娘丫子。(5)槽:同洪。是洋的比较深入于沙洲区的部分,在辐射状沙洲区北翼多称槽。如现海岸外的王家槽、北尖槽。

与沙洲及岸滩有关的地名 (1)沙:各洋之间的沙洲,成条带状延伸的沙脊群。如东沙、蒋家沙、毛竹沙。(2)泥:与沙的含意同,但规模稍小。如新泥、高泥、条子泥。条子泥是近几十年由几个小沙洲合并而逐渐扩大形成。(3)脊(二分水):是沙或泥上的分水高滩,其两翼的海水在涨、落潮时分别来自或归入不同的洋。如蒋家沙上的抛灰脊、条子泥的两分水。

与平原地貌有关的地名 (1)洼:沙洲并陆后,其内侧为积水洼地,是为泻湖。如堤东东部的八里风洼。洼的另一含意为“塌”,即潮汐水道头部已失去槽形的纳潮洼地。大者称塌,小者称洼。(2)荡:在滨海平原成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积水洼地,草木丛生,鸟兽聚集。如堤东中部南沈灶一带的天鹅荡。(3)苴(jū):滨海平原上连成大片的地势较高的草地。如唐洋的中苴村、三仓的官苴村等。(4)渣:由不连成片的小块草地组成。如三仓镇的六渣、三渣。

与渔业有关的地名 (1)棚:渔民在新淤的潮滩上从事采捕活动,为了避风雨,赶潮汛,或休息食宿的需要,在高滩上堆起土墩,搭起草棚,建立临时性住所,逐渐成为半定居的渔村,多称为棚。如现代海滩一线的中安棚、沈恭五棚等。(2)舍:与棚相当,由于海岸东迁,原先的渔墩在非特大潮汛时已不上潮,于是渔民携带家属迁此,建立起只有几户人家的定居点,称为舍。如渔舍、中舍、六里舍。靠近范公堤的一些“舍”都来源于古时在高潮滩收割荡草的临时草棚,今海势东迁,离海几十公里,都已发展为较大村镇。如海丰的薛家舍。(3)弶:渔民在海滩上生产时,往往用鱼叉、竹篙等把竹篱笆弶起来,以避风雨袭击。反映了新淤沙洲上早期开发的情景。如弶港、弶南。

与草煎盐业有关的地名 (1)场:是历代中央政府所设的盐政机构的一种。以清代为例,最上为盐运司,直属中央。下设通州、泰州、海州三分司,分司下面为场,场设大使,管理场中盐务。宋在两淮设有二十八场,明有三十场,至清末并为二十三场,淮南各场住地均在范堤附近,但随着海势东迁,场治亦见东迁。原场治的所在地今多省略“场”字,但当地人口语称呼中仍予保留。如曾经的东台场、安丰场、富安场等。(2)团:据康熙《重修中十场志》载:“团乃煎盐聚集之所”,可见团指盐灶集中的地区。各团离场治远近不同,但多濒临盐河。据乾隆《两淮盐法志》载,明朝中叶以前,实行团煮制度,由政府配给盘铁,并规定产量,由若干灶夫轮流煎煮。因而今日命名作团的村镇在范公堤附近。如北新团(台东)、团北(海丰)、卞团(海丰)、广盈团等。(3)灶:指旧时煮海水煎盐所用的盐灶,由土垡砌成,灶台圆型,四周开灶门,用以烧草,上按煎盐的锅丿煎具。后来,有些盐灶周围住房多了,发展成村庄,灶名便成了地名。如以灶户的姓氏、称谓或绰号而命名的沈灶、包灶、朱灶、陈章灶、张家灶、孟家灶、刘家灶、袁三灶、练七灶、李四灶、野花灶等,以灶排列的顺序号命名的头灶、三灶、六灶,八灶、十灶等。灶名起用于宋代,明代起,因盐区东播至范公堤以东附近,致使带“灶”字的地名也随盐区的东移而由范公堤逐渐东播至今头灶、六灶、南沈灶一带。(4)锅、丿:明万历年时改革盐法,废除盐引,改征折价。团煮相应地改为散煮,各灶户自行煎盐。因盘铁笨重,盐商无力铸造,于是改用轻便的锅和丿。锅深丿浅,锅起预热作用。后保留作地名。如东台、大丰交界处有华丿、曹丿、叶锅、解锅等。(5)仓:指盐区积贮盐民所煎之盐的盐仓。明洪武元年(1368年),泰州盐运分司下辖各盐场均建仓贮盐。凡灶户所煎之盐一律经报数、过秤、登记、捆包、验收后入仓堆存,待转输运销,进而东台境内设仓若干。至今仍带有“仓”字的地名有:一仓、三仓、四仓、五仓、东仓、西仓等等,主要分布在明清时储盐集中的今三仓一带。(6)垛:盐民为烧盐而收割、堆起的草垛(草堆)。一些地方因“垛”而得名,如何垛、梁垛等历史上的盐场。

与水利、军事等有关的地名 (1)潮墩(或烟墩):明清两代,为躲避潮水和巩固海防,在沿海各海口或海岸附近人工堆起的土墩,高三四丈,顶部直径15米、底部28米左右。盐民避潮所用的墩叫潮墩。明代,泰州分司(中十场)修筑这类土墩16座,乾隆年间修筑233座,晚清时期达到2574座。今天仍有迹可寻的如三仓新五的九丘墩(现建烈士亭),新曹境内的太平墩等。用于军事上的叫烟墩,设有2~3名士兵看守,上置干柴,若遇紧急情况便举烽传警。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东台各盐场均设烟墩,置兵燎望,发现倭寇,举火报警。如曾经的丰盈墩。(2)关:为防倭寇侵袭,明时曾在一些重要的海口住兵防守,称作关。如东台场的丰盈关(丁美舍海口)。《东台市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三年,倭寇从丰盈关登陆犯境,各场均遭劫掠;三十八年,倭寇再犯,巡按御使李遂督率副总兵刘显、曹克新战倭寇于白驹场,大败之;四十五年,乔银在何垛场三里湾奋战倭寇,斩获巨寇首级,后升泰州守御。(3)汛:一种为海防哨所,称作营汛或墩汛,又作驿传递信息之用。另一种为沿海海堤设立的防汛点。如某某防汛点。(4)坝头:在河道上打坝后,人蓄皆可从坝上通过河道,成为陆路的必经之地,于是该处便会发展为居民点。如台城的东坝头(现东门桥处)、安丰的东坝头(船闸上游)。

带有神话传说色彩的地名 (1)笆斗山:反映盐民吃饭无桌,把盛盐的笆斗翻过来当桌的悲苦生活。如弶港的笆斗村。(2)蹲门口:反映过去渔民海上作业的危险性和母子情意的深厚。如弶港的蹲门村。(3)九龙港:相传,宋代东台海岸外有一条港子,港漕多变,潮高浪大,如蛟龙闹海,故名九龙港。当年范仲淹修筑捍海堰时,曾在此处遭遇连旬雨雪和凶猛海潮,造成堤毁人亡。虽然沧桑变迁,此地早已成陆,但九龙港地名一直沿用,位于今东台镇原城南村一带。(4)八卦图:传说,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因倭寇和海匪时常登岸侵袭百姓,唐太宗意欲东征,委派大将军薛仁贵作战前准备。薛仁贵在东淘这片紧临大海的海滩上开挖了2平方多公里的水系八卦阵,训练军队。因形似八卦,故名八卦图,今位于安丰镇跃进村境内。

地名与堤东地域变迁 从曾经淮南最古老的盐场之一东台场,即今东台城向东,穿过滨海平原、现代海滩,直到辐射沙洲区,可取沿途若干“地名断面”来解析东台从西向东的变迁规律。范公堤附近地名以“团”为主,它一方面反映了这一带陆地早在明朝中叶以前已经成陆,另一方面说明在明代这儿是集中的产盐地。向东接着出现的地名以“灶”为主,说明这一带陆地是明朝中叶以后成陆的。从“团”向“灶”的过渡,反映了古代盐业在明代中叶所进行的从团煮到散煎的改革。居于“团”“灶”之间有一个丁美营(舍),它象海岸淤长的里程碑,明确记载在嘉靖三十三年这儿是海口,曾是东台乃至苏北人民抵御外侮的战场,旁边曾耸立过明时的烟墩——丰盈墩。再向东,地势转低,是古天鹅荡。这儿原是一片汪洋,只是到了顺治年间(1625年)才演变为草荡和泻湖。过了古安丰场的一仓河,地势又渐转高,接近古“沿海马路”(黄海公路或今226省道),这条滨海平原上的分水高地,分布着清初一代的烟墩,如九丘墩,太平墩、西美墩等,标志着明末清初的海岸线就在这些烟墩一线。向东,地势复又变低,进入八里风洼。清末民初,这儿还是一片积水凹地,一条老的潮汐水道——王港就穿过这片泻湖,向东南归入海中。继续向东,便是东兴圩。这些“圩”是在废灶兴垦高潮1919年建造的海堤。它们的建造才使其西侧的八里风洼摆脱了秋季大潮汛的潮水浸漫。再往东就是现代海岸带了。出现了以“棚”“舍”和“家”“墩”的地名。这儿地势变高,是一块在清咸丰年间出露的沙洲。其北部的蹲门口(南舍),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南部的中安棚至今还是半定居的居民点。而那些“墩”和“家”主要是本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各盐垦公司以盐养垦而建的最末一代的盐灶,令人去追想这片滨海平原那亭灶错落、盐鹾如山的过去。由这些“棚”“舍”向东,就是死生港、条子泥,西洋和东沙,这些以“沙”“洋”“港”“泥”命名的水下沙脊区,密布着大大小小的明沙和暗沙,是渔民们捕鱼采贝的场所,但不能建立半定居点。奇特的地名,记录下东台堤东地区沧桑巨变,海势东渐的历史轨迹。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