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北到上海,苏州人为何四处移民?
春秋战国时期,三分之一个江苏还泡在水里
同居长江入海前最后的冲刺段,地缘上又明显属于同一板块,上海的崛起其实正是苏锡常数百年经济发达的一个延伸。尽管在地位交接时多少会有些心不甘,但这绝算不上是灭顶之灾。苏州人当然可以闯荡大上海去寻求发展。
最富不过苏锡常
根据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上海开埠以来,最先到的便是苏州商家……(连)妓院也成为苏帮了”。如苏州钱业三少之一的卢少堂在经营钱庄发财后,便移资上海,专营地产。苏州四大中药店中的良利堂与雷允上亦将资财转向上海,才保全了老字号。
雷允上
现时雷允上拆分为3家公司,分别是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苏州雷允上)、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上海雷允上,隶属于上海医药的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苏州雷允上国药连锁总店有限公司
不过包自己就是苏州人,有夸大之嫌。事实上苏州商人进驻上海的速度和宁波帮不相上下,只能说是并列第一。但纵使如此,苏州人移民上海的浪潮也是势不可挡,连工匠和平民也因为文化上的相近敢于进沪。
包天笑
20世纪初上海的纺织业熟练工被苏杭二州包揽,由此带来了更多轻工业工人,直到苏州人制作的刺绣和首饰成为大上海的风尚。其余手艺人及苦力,诸如轿夫、堂倌、仆妇与刺绣工之类的亦不乏苏州人。
苏绣屏风
庞大的苏州人移民群体从旅沪苏州人同乡会的数量就可见一斑。从民国建立的1910年代初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上海陆陆续续开设了20余家和苏州人有关的会馆。这其中既有以苏州府为单位的同乡组织,也有以县为单位的同乡组织,甚至有以镇为单位的同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