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史志工作信息化
提 要:史志工作信息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修志方法和习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把智能化工具运用到修志工作当中。简而言之,就是把修志所需资料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和利用,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大数据归纳、云计算处理,得出高效、快捷、准确、科学、实用的史志成果,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只有将地方史志成果信息化,使传统手段与互联网新媒体相结合,为地情资料获取提供更为广阔的资料来源和更为便捷的获取手段,改变志鉴成果单一的文本形式与传播途径,史志工作成果才能真正做到让人民共享,地方史志工作价值才能充分体现。
关键词:史志工作 信息化 发展思考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了一大批新应用、新业态、新产业和新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引领着全球新一轮技术创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持续影响着经济社会变革,信息化已成为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尤其是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史志工作如何融入百姓生活、如何跟进社会发展、如何服务中心工作,是史志战线上全体同仁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史志工作信息化的重大意义
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现代信息科技革命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史志领域必将引发地方史志工作的巨大变革,必将推动史志工作实现由思辨的定性研究向精准的定量研究转变,由考证的静态研究向前瞻的动态研究转型,由单一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综合性研究跃升。因此,史志工作部门必须紧紧抓住信息化这个契机,认清信息化对于史志事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
史志工作信息化是历史趋势。1963年,日本学者梅倬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中首次描绘了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的前景,预见到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会引起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并将人类社会推入信息化社会。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采纳了信息化概念,并将其拓宽到包括更多的方面。90年代初,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提倡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掀起了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我国于1993年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此后,信息化发展机制、机构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建设走上快速发展道路。国家关于信息化一系列重要举措,激发了全国人民和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热情,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截至2015年底,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达11.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网民数量达到7亿人,位居世界第一;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3.88万亿元,固定宽带接入数量达4.7亿,覆盖到全国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5%的行政村;世界互联网企业前10强中,中国企业占4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互联网不断升级,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变革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史志系统必须放眼世界信息化潮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和历史发展规律角度,来认识史志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巨大意义。
史志工作信息化是时代要求。史志资料本身是一种很重要的地情文献资料,范围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受传统思维影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史志工作囿于“一本书(志书)主义”“两本书(志书和年鉴)主义”的影响,“十年磨一剑”“20年出一本书”,志书越写越厚,装帧越来越精美,而读者却逐渐流失,使用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史志部门没有很好的与时俱进,没有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感知信息迅捷化和多样性的要求。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已经为人们开启了全面互联的“智能生活”,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学习或获取资讯。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中指组站位高远,适时出台《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要求“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制定全国地方志事业信息化发展意见,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步伐”。这为史志部门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2016年7月27日,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正式公布,提出了网络强国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同时从能力、应用、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打造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三角形”,是建设网络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史志系统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抓住机会,抓紧作为,加快地方史志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发挥好史志奉献社会、助力经济发展基本作用。
史志工作信息化是工作需要。信息化建设为史志工作开辟了工作方式的新途径,传播应用的新渠道、服务社会的新平台。传统的志鉴编纂模式就是搜集海量资料,通过筛选、校对、整理、加工,形成书稿。主要特点是资料搜集过程复杂,信息处理繁琐,工作量极其繁重。“史志工作+信息化”之后,就可以变阶段性编修为连续性编修,资料的搜集就会变得简洁高效,通过加工变为基本素材后,可根据需要实时调取整合,工作效率将会大幅提高。方志流传绵延千载,贵在史识,重在致用。一部好的志书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存史育人资政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史志工作+信息化”刚好弥补了这个缺憾。我们可以将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料,通过网络、移动客户端推送到千家万户,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精神动力和务实指引,焕发起社会对地方史志工作的再认识。同时,把史志工作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结合起来,管理海量的方志地情资源,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地情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在海量的数据资源中挖掘有用的情报知识。通过资源→数据→信息→知识→应用的加工过程,提升地情资料附加值,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依据。
笔者认为,史志工作信息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修志方法和习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把智能化工具运用到修志工作当中。简而言之,就是把修志所需资料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和利用,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大数据归纳、云计算处理,得出高效、快捷、准确、科学、实用的史志成果,服务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只有将地方史志成果信息化,使传统手段与互联网新媒体相结合,为地情资料获取提供更为广阔的资料来源和更为便捷的获取手段,改变志鉴成果单一的文本形式与传播途径,史志工作成果才能真正做到让人民共享,地方史志工作价值才能充分体现。
二、史志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全国地方史志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各地网站、数据库、办公自动化等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目前,河南省地情信息库入库总量由2014年的4.5亿字猛增至10亿字,跻身全国省级地情数据库前三甲。河南省情网站功能逐步完善,顺利通过国务院办公厅的普查验收,网站访问量持续上升,访问地区遍及全国各地。各市、县网站也在不断壮大。截至2016年2月,全省共建成独立网站23家、数据库13个,进一步加大了地方志的宣传服务力度,很好地发挥了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功能。同时,各级史志机构不断探索与新媒体的互动,逐渐向手机、平板等客户端延伸。省史志办官方微博、微信河南记忆上线开通,反响良好。方志开封、史志新乡等一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也相继开通上线。平顶山地情APP在不断完善当中,驻马店史志办的“点击天中”和掌上信息库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但是,通过调研,我们也看到史志工作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建设数据标准不统一、服务功能不完善、各地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史志工作信息化缺乏统一、全面的认识。史志系统有很多同志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网站和数据库建设的技术层面,缺乏对组织领导、机构编制、工作模式、人才队伍、公共服务等非技术层面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史志工作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政府电子政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地域发展不均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导致信息化建设步调不一致。就全国来看,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之间存在差距。但是,也有部分地区领导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水平突破了地区经济水平制约。例如,贵州省的“电子政务云”建设就处于全国领先行列。此外,还有机构规格、信息化理念等诸多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史志工作信息化水平。
三是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史志工作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缺乏相应的人才队伍。从专业类型看,史志工作者出自文科专业的居多,没有系统学习过计算机应用相关知识,缺乏相应技能。新引进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能力虽然能达到信息化建设技术层面的要求,但对史志工作往往理解不深。从年龄构成看,史志队伍中中年以上人员居多,这些人员是地方史志工作的业务骨干,但是受到年龄制约,对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应用比较困难,50岁以上人员中这一现象更加突出。现有人才队伍中,缺少既掌握计算机技术,又熟悉地方史志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三、史志工作信息化的几点思考
基于史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笔者认为史志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做到“五个抓住”。
抓住顶层设计这个核心。目前,《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正式公布。中指办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地信息化工作者的智慧,组织起草的《关于全国地方志信息化发展意见》即将出台。这是地方志信息化工作的第一个顶层设计,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方案、标准也将陆续完善。笔者认为,各地应认真学习借鉴中指办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的思想方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谋划好本地区的信息化工作。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推进史志事业信息化发展,既要着眼于本地实际,结合先进省市经验、技术,前瞻性地设计总体规划,确保史志工作信息化建设有的放矢开展;又要根据资金和技术情况,按照循序渐进、由小到大、安全经济的原则逐步实现地方志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另外,各地信息化建设既要突出顶层设计,统筹全省地方志大数据建设,也要考虑到经济、历史、文化、习俗的区域性特点,不能一概而论;既要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也要允许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不搞一刀切。
抓住技术前沿这个重点。摩尔定律告诉我们,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句话说,当价格不变时,每1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两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现在,当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概念逐渐被人们接纳的时候,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的信息技术又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野。因此,笔者认为,各地史志部门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着眼信息化技术前沿,高起点、高标准组织建设。信息化系统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具有较好的升级能力、扩展能力和向上兼容的能力,要为功能的扩充和技术的发展预留接口,使系统不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迅速落后或被淘汰。同时,在网络设计和软件开发实施过程中,必须全面细致地考虑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规划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整个网站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抓住服务需求这个主题。《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增强发展能力、提升应用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三大战略任务。史志工作作为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公益文化事业,可以围绕“提升应用水平”大有作为。史志工作信息化不能闭门造车,要走群众路线,要注重客户体验,要及时与受众对接,看看群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地情资料,看看群众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接纳信息化的史志工作。要坚持以更加丰富的、鲜活的志鉴成果融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努力提升群众对信息化的应用感知。笔者认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史志工作永恒的主题,扎实推进史志工作信息化建设必须把服务政府领导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需求摆在首位。要依托省情大数据中心的海量数据,开发和建设省情资源数据挖掘和采集系统、智能检索和决策分析系统,为政府预测和决策分析、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更深层次和更加强大的手段。要对省、市、县三级志书、年鉴、地情书等文献进行数字化制作和整合,将数字文献载入全文检索数据库,为受众提供在电脑、手机等多种平台全文检索、大数据检索服务,实现从“志库”到“智库”的转型。
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人才是史志事业发展的基础。推动史志工作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有史志理论知识作依托,而且需要信息化专业技能作支撑。从全国大部分省市情况来看,信息化人才缺乏是制约了史志工作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除了采取招录公务员、聘用专业人员和兼职等方式充实人才力量外,还必须通过内部挖潜,培养壮大自身的信息化人才队伍。要采取任务牵引的方法,在信息化的项目建设中历练人才,不断挖掘潜能,提升工作技能。要经常性开展信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讲座,为信息化知识学习交流提供优质媒介,让不懂信息技术的老同志不断经受信息化熏陶,逐步转变成为一专多能的信息化人才。要围绕信息化知识、信息化技能、信息化思维,搞好以会代训、经验交流、学习培训,组织大家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班、项目合作、考察调研,从强化岗位技能培训着手,有效提高现有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抓住信息安全这个底线。方志资源包含了大量的地情信息,单个数据的价值可能不大,但越来越多的数据累加成海量数据,价值就会呈几何级的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随着地方志信息化工作不断推进,地方志数据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地方志大数据的价值也就越来越大。当前,网络病毒、网络攻击、网络窃密、网络渗透等现象日趋常态化,地方志大数据的安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方志资源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同时,史志部门要加强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坚持安全技术应用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建立起完善的网站安全保障体系。要按照分级保护和等级保护的有关要求,强化基础环境建设,健全防护和保密体系,提升安全保护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对各地信息化相关负责人的信息安全培训,并认真做好方志数据库、硬件设备及相关软件的国产化工作,消除威胁信息安全的各种隐患。
(本文原载《中国地方志》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