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地方志文化品牌”,上海准备这样挖掘“资源宝库”
近日,《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上海发布。该计划明确了上海市相关单位、部门在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决策部署中的责任分工。其中,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在“人文历史展示专项行动”中与市委宣传部、市作协共同负责:实施“上海著名历史事件”宣传普及计划,梳理上海著名历史事件,挖掘重大历史事件题材,做好普及宣传教育工作。
一座极其丰富的“资源宝库”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与西方古文明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书同文”,中华民族的历史是通过统一的文字代代传承的。一直以来,地方志与国史、家谱共同成为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的三大载体,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明进步,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因为“横陈百科、纵述史实”之故,地方志被称为“一方之全史”,能“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地方志不仅通过文字记述来传承和彰显中华民族的历史,数千年连绵不断的地方志编修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优良文化传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地方志和地方志编修,一直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品牌”。
随着上海市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方志及其编修这一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品牌”,也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地完善更新。首先体现在地方志工作机构体系和工作格局上。目前,上海市地方志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一纳入、八到位”要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地方志工作机构体系和具有特色的工作格局——办、馆、所、刊“四位一体”,即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志馆、当代上海研究所和两本公开发行的期刊杂志(《上海地方志》与《上海滩》)。这“四位一体”的工作机构各司其职,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以修志编鉴著史为主;上海通志馆以收藏、普及和开发利用1949年之前的上海近代史志为主;当代上海研究所以研究1949年后上海当代史志为主;《上海地方志》与《上海滩》两本期刊杂志分别作为地方志理论研究平台和普及宣传平台,分别对应地方志的编修、收藏、研究和宣传工作。毋庸置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日益完善的地方志工作机构体系和工作格局,必将有助于上海市地方志的“存史、育人、资政”功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必将有助于上海市地方志事业在《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担起责任、发挥作用。
上海地区,今存最早志书为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的《云间志》。上海地方志中辑存了大量的古代上海史料。至清,各县均修有县志,乡镇里志编修也很发达。民国时期,编纂志书总计252种,流传至今的有132种。新中国成立后,首轮编修的社会主义新方志,“一纲三目”,1.5亿字,系统、详实地梳理了上海有史以来几千年历史文化,被赞为“首次市情大调查”。目前正在编修中的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分为“上海市志”、“上海市级专志”和“上海市区县续志”三个系列,243部,全面聚焦上海改革开放发展史。无疑,上海地方志已是一座极其丰富的“资源宝库”。
不断提升地方志的开发利用层级
就上海市地方志的“资源宝库”和其“存史、育人、资政”功能而言,如果做好理论研究和开发利用等工作,应该可以在“把上海固有资源利用好、优良传统发扬好、文化基因传承好”中发挥作用,也应该可以在“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中发挥作用。对丰富的地方志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挖掘有价值的素材和历史记忆,有助于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打好基础,形成体系,并发扬光大。
就笔者所知,上海市地方志在聚焦修志编鉴写史主业,全力做好二轮修志工作的同时,面向社会不同群体,联合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地方志“资源宝库”的开发利用水平和层级,全力打响“地方志文化品牌”。
第一,创新保护性开发利用。如根据上海特点,与上海社科院历史所联合翻译出版“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献丛书”,现已出版《上海故事》和《上海租界及老城厢素描》两部;在《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完成点校出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索引编制和启动补遗工作;整理编校出版《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第一(已出版)、二、三、四册。
第二,拓展普及性开发利用。编纂《上海六千年——上海地方志普及读本(中学生版)》;编辑出版“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海上红韵》已于2017年出版发行;《上海滩》杂志刊发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文章,仅2017年内即刊发300余篇,其中被各类媒体转载70余篇;出版《文化名人笔下的上海风情》,《上海滩丛书》名人卷、著名建筑卷等;与东方网合作开展“口述历史”系列活动等。
第三,推进研究性开发利用。利用修志编鉴著史成果和积累的丰富资料,谋划发起《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改革开放40年大事研究》项目,被列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课题;出版《当代上海研究论丛(第4辑)》;完成《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区域合作》;推进《上海与跨世纪发展研究》和《2018长三角发展报告·志愿者》等。
第四,开展上海各区特色性开发利用。如2016年底起,金山区地方志办公室全面启动“枫泾阻击战”课题研究,积极发掘历史资源,深入探寻上海抗日救亡中的金山记忆,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普陀区地方志办公室以建区70周年为契机,全面启动《普陀城区史(1947—2016)》的编研工作,留存地方历史记忆,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大局,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07期第5版,原标题:《全力打响“地方志文化品牌”》,作者:上海地方志办公室博士:陈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