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县志编纂的若干问题
第二,当前市县志编纂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全省第二轮市县志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现在通过终审的县区和不设区的市志共60部,而市志只有《渭南市志》和《延安市志》,其大头仍在后边。要按时完成二轮市县志全覆盖的任务,仍然需要艰巨的努力。
就目前来看,全省10个设区市、1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除西安、铜川、宝鸡、咸阳首轮为市志外,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均编纂了地区志,第二轮全部变成了市志编纂。除渭南市采取会通志外,大都与上一轮志书相衔接。2013年,509.8万字的《渭南市志》5卷本全部出齐,近200万字《延安市志》单卷本通过终审,包含34个分志、约830万字的《西安市志》7卷本,初步完成分纂;宝鸡、咸阳、铜川、榆林、汉中、安康、商洛等市志仍在编纂初稿。就中渭南、延安属一次成书,而宝鸡、咸阳属二次成书,如《咸阳市志》有专业志书73部。约90万字的《咸阳市艺文志》单独成书,对全市历史文献遗存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非行政区,但该志已纳入设区市志的管理范畴。年底提交终审。
现有4个不设区的市、27个市辖区和77个县志,出版或终审37部,送终审或复审31部。其中韩城、华阴2部不设区市志已出版,西安市碑林区、雁塔区、长安区、灞桥区、阎良区,宝鸡市金台区、渭滨区,渭南市临渭区、榆林市榆阳区9部区志已出版或报终审。户县(改为鄠邑区)、陇县、永寿、旬邑、蒲城、白水、富平、大荔、潼关、澄城、合阳、华县、黄陵、佳县、旬阳等28部县志已陆续出版。渭南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第二轮市、县两级修志任务。从体例上看,除《西安市志》及碑林区、雁塔区属条目体外,其他区县皆为章节体;从断限来看,除渭南市、佳县、户县、旬邑县和渭南市临渭区属会通志外,其余均为断代志。
不久前,我们对全省市志编纂现状作了一次社会调查。现将这次社会调查基本成果概括如下:
一是关于目前市志编纂规划任务的调整情况。
《西安市志》为综合性断代续志,调整至7卷本,35个分志,每卷约120万字,合计约840万字。《宝鸡市志(1990—2010)》调整后的篇目大纲共设44编、300万字。《咸阳市志(1991~2010)》经过几次调整后,拟分上下两册,设置33编179章,300万字左右。《铜川市志(1990-2010)》,为分志与市志同步编写,设置37编,现已完成13编,字数控制在100万字左右。《榆林市志》属于会通志,由综合、经济、文化、政治、人物五卷本调整为上中下三卷本,共34编。《汉中市志(1996-2010)》由原来的26篇调整到40篇,已形成20编征求意见稿,约150万字。《安康市志》调整后的篇目为33篇,约200万字。已总纂20篇,分纂24篇。《商洛市志》计划34篇,100万字。《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志》分上下两册,90万字。总的看来,除渭南市、榆林市属于会通类志书外,其余均为断代志。《延安市志》也是单卷本,160万字左右。《杨凌示范区志》不属于政区,而属于经济区,但又代行杨陵区行政管辖权。这部志书也是具有特色的志书之一。
二是市志进展情况如何?专业志设置情况如何?
西安市组织了集体审稿和业务培训,计划2017年底送审。有开发区志特色篇目。介绍了35个市志分志而未说明专业志情况。宝鸡市计划2018年完成编纂任务。有炎帝周秦文化、太白山、法门寺、青铜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编章。另有部门志52部。咸阳市开展民俗方言社会调查,市志初稿接近尾声。争取2017年底报送省级终审。另有市级专业志73部,其中《咸阳市艺文志》,弥补了市志艺文编纂的空白。铜川市打算2018年底完成总纂。同时规划专业志57部,已出版16部。榆林市有20编已完成初稿。计划2017年底全部形成初稿。汉中市出版专业志8部,有22部村志稿。安康市实行主编、主审双审制,严把质量关。计划2018年前完成编纂任务。商洛市计划2017年底完成初稿。杨凌示范区已通过初审,兼及杨凌区,年底报送终审。由此看来,各市均承诺按时完成任务,并设置有特色项目,专业志或部门志、乡镇志编纂,也不同程度地提上议事日程。
三是工作中有何困难?对省志办有何建议?
西安市进展不均衡,仍有少量内容缺项。中省驻市垂直管理单位资料缺失或数据剥离困难。建议尽快建立、推广资料年报制度,帮助留存资料。宝鸡市成型的编章质量参差,仍需下大力气补充完善。其中铁路交通内容的编写遇到资料困境。咸阳市认为缺少反映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变化等方面的资料,某些行业记述不到位,缺乏资料或资料质量不高;志书著述性难度较大,修志人员的知识水平不能满足志书编纂的需要。按照政区规范,杨凌区党政职能划出而司法、电力、金融等职能犹在,如何记述杨凌区成为一个困扰中的问题。铜川市部分资料收集困难,进度缓慢;资料质量参差不齐,返工率较高。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并组织学习交流,提供编纂参考材料。榆林市党政机关办公场所搬迁,部分单位档案资料管理不善,导致资料查找非常困难。同时部分县区经费紧张问题依然存在。汉中市因所需资料年份跨度大、涉及面广,经多方搜集整理后,仍有部分缺失;加之市志编辑部编撰人力不足,办公用房困难,经费短缺;部分承编单位、企业重视不够,资料报送不及时,质量不高。安康市强调必须认识到位,真正聚焦主业。在工作上强化措施,加强督查督办,重点推动市志编纂。目前编纂力量老化,编辑队伍兼职多而杂,各项中心工作对编纂工作冲击大,无法正常履职尽责。同时基层部门强调任务观念,缺失了把关审查环节,质量得不到保障。商洛市启动较晚,仍然需要加紧工作,抓住重点。由此看来,涉及中省、条管部门资料协调是一个问题,本级或基层资料因种种原因导致档案缺失或资料质量不高也是一个问题。篇目设计上的归类问题,如杨凌示范区兼及杨陵区的情况,咸阳市政区管辖与党政管辖不统一的问题,地情重点与特色篇目的确定问题,也值得注意。而安康市提出的主体自觉和认识到位问题,这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至于经费问题、编制问题、人员素质问题,恐怕不是一时间能够解决的。
基于上述社会调查,有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领导重视。将市志工作提到首要议事日程是非常必要的。市县志完成任务,是必须的,不是商量着办理的,所以凝聚一切力量,加强上下互动,都是题中应有之义。领导重视具有双重性,既要争取领导重视,也要善于组织协调,做好工作。一些新任领导人要研究一下工作方法,抓住工作重点来推动各项业务。
二是抓住重点问题。篇目设计或篇目大纲上的问题,可以随时互动,进行交流解决;而有关资料问题,必须主动入手解决。档案资料是一方面,而社会调查也是一个方面。各市领导同志要舍得为资料问题跑一跑路,作一点协调工作。对于市上提出来的资料清单,省志办市县志处也可以帮助斡旋,但重点是我们要走上门去,踏破铁鞋。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各市进展不一,培训内容也要有所差异,省志办可以提供培训服务。以市为单位邀请专家,组织培训,都是可行的。同时,凡是大家提出来的业务问题,我都随时愿意答复,我不能解决的,也可以组织专家进行学术论证。
四是研究基本地情。如何彰显各市地方特色,扭住时代特征,这是牵扯第二轮志书编纂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的市志特色篇目突出,同样篇目中也能够深化地情认识,但也有的篇目雷同,缺乏地情特色。或者有关特色地情的认识,缺少必要的深化耕耘,所以扁平化、平面化现象严重。在记人、记事、记实、记言等方面,也缺乏应有的张力,使志书的撰写缺乏特色、亮点。
五是梳理机构职能。全省地方志机构有不同类别,独立设置、二合一、三合一现象均有出现,而且合并部门各有不同。总的来说,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都是基本落实了的。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化,地方志机构属于公务员还是参照公务员,抑或是一类公益性事业机构,各地的实际情况仍然有所差异。就编制问题、经费问题,肯定无法统一解决。但人员培训问题,我们可以设法帮助。不管是哪个市组织业务培训,我们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套用一个时尚词汇,叫做“这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