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志”的搜索结果,共137

乡镇志、村志资料搜集点滴思考

乡镇志、村志资料搜集点滴思考

乡镇志、村志起源于明朝中期,以南方为居多,叫乡村镇志,也有叫乡土志,特点是“以一乡之人修一乡之事,其见闻较确而论说亦较详也”(清《鄞县志》序)。乡镇志最接“地气”,扎根于基层,描摹最原生态的画面,具有“乡土味道”,其最大的特点是要抓住自己的“魂”——乡土,把好自己的“脉”——姓氏与族系,做好自己的“事”——反映风土人情及原生态生产;聊好自己的“乡亲”——写好乡镇各式各样人物。

浅议二轮省志编纂出版的规范和要求——以山东省省志编纂为例

浅议二轮省志编纂出版的规范和要求——以山东省省志编纂为例

省志在三级地方志书的编修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但是,由于省志工作的阶段性、组织机构的临时性和编写人员的流动性等因素, 致使省志工作组织协调比较困难, 编修进度和质量不易掌控。本文尝试以山东二轮省志编纂为例,简要分析省志出版的编纂规范与质量标准。

浅谈县级第二轮志书的审稿

浅谈县级第二轮志书的审稿

审稿既是修志工作的一个重要阶段,又是志书加工成书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确保志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鉴于此,县级第二轮修志人员既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任务,又要具有参与全过程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具备较高的审稿素养,这样才能确保志书的编纂质量。

资料与资料长编在修志中的作用

资料与资料长编在修志中的作用

资料,是一切精神产品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对于修志来说,大量、全面、翔实的资料是修志的先决条件,如果不占有资料,那修志是无法进行的。编纂资料长编是修志过程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是志书编纂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资料长编也为修志提供了撰写志稿的方便,为志稿审稿提供了依据。本文着重对资料和资料长编在修志的诸多问题作梳理。

<span style='color:red;'>地方志</span>:既是“知库”,也应成为“智库”

地方志:既是“知库”,也应成为“智库”

地方志工作生存之基是记录历史,发展之道是育人资政。新形势下,传统的地方志工作理应发挥更大的影响和更重要的作为。不仅要回答地方志为什么重要,而且要回答地方志如何才能更重要;不仅必须成为存史的“志库”、育人的“知库”,而且更应当通过地方志权威性、系统性和客观性的优势,打造党和政府想得起、用得上、靠得住的资政“智库”。

芦山<span style='color:red;'>地方志</span>发展历程

芦山地方志发展历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和改革、开放、搞活的一系列政策,全国出现了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共芦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及时抓住这个盛世修志的大好时机,于1982年2月组建县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开展新编《芦山县志》的工作。至1995年8月定稿送审。

方言志编纂中应该坚持的几项原则

方言志编纂中应该坚持的几项原则

方言志的编写在突出"资治、教化、存史"三大作用的大前提下,坚持科学性和资料性相统一,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统一,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的原则,对提高方言志的编写质量和保存方言资料有着积极意义。

旅游产业与<span style='color:red;'>地方志</span>资源的开发利用

旅游产业与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

众所周知,旅游产业于对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个性化的生命形态,增加就业岗位,拉动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近年来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模式,到处涌动的旅游热潮甚至成为一道别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但相比较于目前的旅游市场而言,旅游中体现的文化内涵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

第二轮志书编纂应避免年鉴化倾向

第二轮志书编纂应避免年鉴化倾向

进入90年代,有些地方志机构完成首轮修志任务后,启动了地方综合年鉴(简称年鉴)编纂工作。2000年,全国又兴起第二轮修志工作。在第二轮志书编纂实践中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年鉴化倾向,已严重影响志书质量,引起方志界的关注。第二轮志书编纂为何出现年鉴化倾向,其表现有哪些方面,如何避免?笔者就这些问题谈点看法,以供方志同仁参考借鉴。

浅析村志的编写

浅析村志的编写

编修村志记载地域文化和乡村历史,留住乡情,抢救乡村历史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村志编修现成的文字资料较少,因而要重视通过考察和调查收集实物资料,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约写回忆录收集口头资料。村志内容主要包含村庄状况、村民生活、家谱世系等。将家谱内容记入村志,志谱合一,是新修村志的创新。

14137条记录首页上页45678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