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遗产”的搜索结果,共25条
扬州康乾南巡遗迹探访
扬州天宁寺山门殿后有乾隆《南巡记》碑,1.27×2.63米,长方形,周边有线雕的13条龙纹边框,其落款为乾隆御笔,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在完成了六次南巡后,亲自撰文,亲自书翰,加之精美的雕刻,是十分难得的三绝碑,“文革”幸免于难,为扬州文化保留了浓重的一笔。
城市文脉:南京城门变迁
南京城门古之繁多,世人现在见到的南京城墙是明代南京都城的京城城墙,全长35.267公里,现存25.091公里,现存明代城门四座,它们分别是聚宝门(中华门)、神策门(和平门)、清凉门和石城门。当初建南京城墙时为四重城墙,由内而外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廓。宫城、皇城毁于战火,外廓南京人俗称“土城头”城与门均荡然无存,然外城门地名仍然保留并沿用。
三本民国抄"常州宝卷"面世,记录古代江南民俗
常州宝卷数量多,刊印时间早,其中大多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至民国初期的产物,而且独具常州特色和风情的宝卷留存多。在传抄过程中,不少常州方言元素渗入宝卷中,用常州方言宣卷也是一大特色,同时常州宝卷也是常州滩簧、常锡文戏和锡剧的源头之一。
从常熟地方志回望常熟之三:虞山
虞山,作为常熟的一张亮丽名片,与琴川一样时时成为常熟的别称而名震环宇。比如学人称钱谦益为“钱虞山”,犹如称翁同和为“翁常熟”一样。与琴川有所不同的是,琴川七弦只剩其二,而虞山却始终如卧牛般为镇邑之宝。自打有汉文字起,虞山一直没移动过它的位置,旧时有“十里青山半入城”说,如今已近乎被居民区包围成城中山。
从常熟地方志回望常熟之一:常熟名称之由来
常熟名称从何而来、意义何在,起码南宋时就已经不清楚,比如邱岳【1】在作于宝佑甲寅(1254年)的《重修琴川志》一文中这么说:“余端平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