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资料”的搜索结果,共28条
在《合州志》里观铜梁
民间传说,巴岳寺产木莲,是我读了《明万历合州志》才知道的。木莲生长在巴岳寺,轻易不开花,一旦奇葩怒放,铜梁必有士人中举。木莲呈端,屡屡应验,因而成为神树。那时节,每逢乡试来临,寒窗苦读的学子、望子成龙的父母,必定斋戒沐浴,满怀虔诚去巴岳寺焚香祈祷,木莲树枝上系满寄托美好憧憬的红绸,迎风飘扬,成为一大景观,巴岳寺于是名播遐迩,誉满川东。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清明节”
清明节与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并称为民间祭祀祖先的三大“鬼节”。从山西旧志的记载看,尤以清明节为最重。一是最为普遍,无县不过节;二是最为隆重,无县不上坟(后两节在平遥等县仅是家祭、路祭)。
地方志与地方史的区别
自古至今,地方史和地方志这两种著作一直是同时并存的,不能强求合并、统一为一种体裁。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地方史、地方志的渊源和演变。...
首轮修志回眸——以首轮《连江县志》为中心
新中国建立后连江县第一轮修志在县委领导、政府主持、专家参与下展开。志书贯古通今,下限1990年。出版分上下两册,225万字。志稿指导思想明确、地情突出、资料翔实、行文规范,在送省审评中全志一次通过。出书后,在2007年获福建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总结过去,志书质量的保证,是得益于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总编室的总纂整体构思贯串整个编志过程。
辽金史料的深翻与检讨:转变“常识”,尝试“减法”
“材料”与“问题”是历史研究的两大要素,“问题”的生发有赖于“材料”的运用和解读,“材料”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问题”的解释与探讨。陈寅恪先生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近几十年来的学术发展证明了“材料”与“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
从馆藏民国年鉴看我国早期年鉴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馆藏民国年鉴的调研,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年鉴,它将为改变我国年鉴的历史提供重要的依据。阐述了这些馆藏民国年鉴所反应的我国早期年鉴编纂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民国年鉴的信息价值和史料价值。
中国古代国学的特殊记忆 ——《钦定国子监志》的编纂特色和史料价值探析
对于元明清时期北京的国子监的研究,学界多侧重于对它的历史变迁、发展概况、功能特色等方面进行探索,而对记载国子监的“专志”研究略显薄弱,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对清代编纂的《国子监志》的编纂特色和史料价值进行探析。
清代故宫为何火灾少?原来讲究这么多......
故宫建于1416年,至今已600多年,共发生过80多次火灾,其中重大火灾20余次。值得注意的是,明清共24名皇帝在故宫中居住过,可从火灾数量看,明代明显多于清代。明代嘉靖、万历两朝火灾数量尤其多,嘉靖当政45年,发生火灾14起,平均每3.2年便有一起,而清代康熙朝时,61年只发生了一起。
新时期谱牒研究利用与地方志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轮修志中,专家学者和方志工作者也对谱牒资料在方志编纂中的重要性给予充分重视。1985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文,明确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作用。”
丁志安:淮安方志续谈
山阳地固殷繁,人尤杰出。汉有淮阴侯韩信、枚氏父子。唐有诗人倚楼赵嘏。宋有右史张文潜,与苏东坡、秦少游齐名。女英雄梁红玉桴鼓亲操,抵抗侵略。元有老画家龚开,并撰写文天祥、陆秀夫传状。明有文学家吴承恩。清有民族英雄关天培。推翻专制的有清末烈士周实、阮式,而近代更有中外人士所敬爱的周恩来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