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六盘水地的卫所设置及其影响

元末明初,社会动乱,兵祸连连,西南地区大量人口流失,土地荒芜,战争和发展生产之间,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在这样的历史形势下,卫所制度应运而生,并对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六盘水之地生产了重要影响,意义深远。

一、明朝时期的卫所设置

元朝末年,社会经济濒于崩溃,而朱元璋争夺天急需动员大批农民参加战斗而军粮不足,“若军食尽资于民,则民力重困”,必然不能支持长期的大规模战争,而且还会遭到人民的反对。在这样的情况下,为解决了战争与生产的矛盾,当时为吴王的朱元璋下令: “诸将宜督军士及时开垦,以收地利,庶几兵食充足,国有所赖。”撤销各路统军元帅,设置武德、龙骧、豹辐、飞熊等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创立卫所,实施军屯政策。这一政策为贏得战争胜利,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卫所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朱元璋洪武时期达到全盛。明朝初期,国穷民困,人民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大量土地荒芜。朱元璋效仿唐代府兵制,继续推行“亦兵亦农”的卫所制度,用军事组织的形式,使农民既为国家当兵,又为国家纳粮,确保国家有足够的兵员和充足的粮饷。洪武七年(1374年),在全国设十三个都指挥使司。洪武十五年(1382年)又置贵州、云南二都指挥使司,并颁布《军法定律》。二十六年(1393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设十七个都司,一个留守司,三百二十九个内外卫,六十五个守御千户所。建文帝和永乐年间有所增加,共设有二十一个都司,二个留守司,四百九十三个内外卫,三百五十九个守御、屯田、群牧千户所,三十三个仪卫司。①全国各地设立卫所,由都指挥使司分统,隶于五军都督府。

卫所制度的实施,将劳动人手与土地重新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有利于巩固明朝的统治。这一制度的推行,对边疆地区还具有“移民就宽乡”的特殊作用,既缓和内地人口密集、耕地不足的矛盾,又解决了边远地区地广人稀、劳力不足的矛盾,对边疆的开发和国防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根据明朝的军事制度,五军都督府负责掌管军事,各都督府设左、右都督,下设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官,统领全国的都指挥使司及卫所。当时在今六盘水地的各卫所属贵州都司统辖,隶属于右军都督府。②

都指挥使司掌管一方军政大权,设都指挥使一人,都指挥同知二人,都指挥佥事四人,各统其卫所而隶于五军都督府,听命于兵部。都指挥使统领全司事务,同知、佥事分别掌管操练、屯田、巡捕、备御、出哨、戍守、漕运、军用器械等事务,③都指挥司除统领各卫外,又领有直隶千户所。按照明朝时期的军事常规编制,每个卫所额定5600人,设置卫指挥使司,设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四人,职掌与都指挥司相同。有的卫,既管军,又管民,称为军民指挥使司,其地位比一般卫指挥使司高。军民指挥使司兼领土司,当时辖今盘州市一带的普安卫等就如此。

卫指挥使司,通常统领左、右、前、后、中五个千户所,但如果军事上有特殊需要,亦可兼领驻扎要害地方的守御千户所,如辖今盘州市地的普安卫兼领安南、安隆、乐民、平夷等千户所,又增设中左、中右两个千户所。每个卫指挥使司按常规设置的五个千户所,驻扎在卫城附近的称为“内所”,驻守在外的守御千户所称为“外所”。每个千户所额定1120人,设正千户一人,副千户二人。每个千户所设十个百户所,百户所额定112人,由正、副百户统领。每百户领二个总旗,每总旗领五个小旗,每个小旗领兵10名。

据《贵州通史》和《明史》记载:卫所官兵的来源,原先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跟随朱元璋起义的农民,攻占一地后,即留在当地戍守,称为“从征者”;二是在战争中招纳的降卒,留在军中充役,称为“归附者”;三是因犯罪而被发配“充军”的人,称为“谪发”。其后,因为兵员不足,便在民户中抽取,称为“垛集”。其办法是:在每三户中,垛一人丁多的为“军户”,其余两户为“贴户”,军户应出一名兵丁,称为“正军”,正军死,由贴户补充,故称为“三户垛”④。

明代对户口管理控制很严,置户帖、户籍,注明姓名、年龄、住地。户口分为军户、民户、匠户三类,世代承袭,各有差役。军户包括校尉、旗军、马军、力士、弓兵、铺兵等,列入军籍后,父子相承,不得脱籍。⑤对脱籍的逃户,在抓捕以后给予重惩。为了使军户稳定,并不断补充兵员,造成“有亲戚相 依之势,有生理相安之心”,所以,军户编人卫所,一人在军,全家同往。

起解新军时,必须同时解妻。若无妻室,予以婚配。每军户有一名丁壮在军中服役,称为“正军”。户下一人辅佐正军料理生活,称为“军余”或“余军”。军官的子弟,称为“舍人”。

凡有卫所之地,皆有屯田,故卫所既是基本的军事组织,又是军屯组织,各地屯种的情况不一,总的原则是:“临边险要者,守多于屯。在内偏僻或地虽险要而运输艰至者,皆屯多于守”。 贵州的卫所,大抵属于“地虽险要而运输艰至者” 一类,所以,通常是“三分守城,七分下屯。”

卫所自成体系,实际上是一个军事行政合一的单位。每个卫所都有明确的疆界,与所在府、州、县严格分开,大多数卫所建有专门的城池,守御千户所则建城堡。卫所的户口,包括正军、余军、舍人及其家属,均列人军籍,统归卫所管理,赋役由卫所摊派,月粮、食盐由卫所配给。卫所官兵,必须按洪武六年(1373年)颁布的《教练军士律》进行操练,并按规定进行“比试”。除了屯田而外,卫所还设有军器局打造兵器,设杂造局制造各种军需物资,又有马政所负责养马、买马。多数卫所设有卫学或武学,招收“军生”,“军生”同样参加科贡选拔。在卫所区域内,也建有寺庙、宫观、祭坛,尤重祭祀城隍、关帝。

到了明代中叶以后,卫所制度渐渐废弛。特别是自明英宗正统起,政治腐败,吏治日趋腐朽,卫所军官,往往利用手中职权,贪赃枉法,为非作歹,或巧立名目收取苛捐杂税,或假公济私滥派各种徭役,军户贫困至极,苦不堪言,于是,“逃户益多,解发益寡,而遗田益众”。卫所军户大量逃散,卫所兵员严重缺额,朝廷难以“勾捕”,朝廷曾三令五申命布政司、按察司清理军伍,收效甚微。屯田制度遭到破坏,屯官侵吞、盗卖屯地,屯军逃亡而使屯田荒芜,不得不招人领种,致使卫所失去原先“寓兵于农”的意义。军伍制度败坏,公开卖官鬻爵,军队的操练逐渐松散,缺乏实战经验,官兵素质普遍降低,战斗力严重减弱,遇战事则不得不招募汉兵或土兵。如在“平播之役”中,不得不借助水西安氏土司的力量。到了明朝后期,随着军户的逃散,劳动人手与土地再次分离,“亦兵亦农”的基础被毁坏,卫所丧失了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成为严重障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进而走向不可挽回的衰败。

二、明朝在六盘水地的卫所设置

明朝时期,今六盘水地境内的卫所大部分开设于洪武年间。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三十万大军人云南,为了后继有援,控扼要塞,保证驿路畅通,遂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命平凉侯费聚、汝南侯梅思祖建立贵州都指挥使司(治所在今贵阳),下设十四卫,其中,与六盘水地有直接关系的有治所在今盘州市的普安卫、辖今六枝地的有普定卫(治今安顺市)、辖水城西北部的乌撒卫(治今威宁县城)、辖今水城大部分地区的水西卫(治所记载不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朝廷将乌蒙卫移到今毕节,改为毕节卫。⑥洪武二十二年(1389 年),在普定卫与安南卫之间增设安庄卫(治今镇宁安庄坡),接六枝地。

普定卫辖今六枝地区,是攻取云南的战略要地。元朝时期,普里部归附,于是设置了普定府,后改普定路,政治中心在今杨武附近,普定府辖今六盘水地区。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371年即派大将汤和南下,开始进入今贵州地区,普城土酋、元普定路女总管适尔善于顺应时势,归附明朝。1372年(明洪武五年)明朝设普定府,辖今六枝地区在内,任适尔为知府。适尔死后安锁继任转而归附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梁王,梁王派将军金容刀来普定府镇守。1382年8月,朱元璋派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以兰玉、沐英为副将、率大军30万征讨云南梁王。傅友德令顾成、吴复攻普定,经过激烈的战斗,元将金容刀战死,安锁被擒。叛乱平息,明朝廷命令在这一带择地建城,仍设普定府,任另一土酋者额为知府,隶属于云南布政司,并建立卫所,建普定卫,属贵州都司,屯军驻守,控制军事要道,插入土司地区,以便支持流官统治,同时管理军屯。《大定府志》记载:“普定卫明建城碑记,安陆侯吴复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钦依制旨于普定府选择地名阿达卜建筑城池,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十七日完备。”

城建好后即称“普定卫”城,不久,又在普定卫设置“普定军民指挥使司”,下辖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明洪武十八年废普定府,将其所辖的普定县并入安顺州。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将云南布政司所属安顺、镇宁、永宁三州及西堡(辖今六枝地)、宁谷、十二营、康佐、顶营、募役六长官司隶普定卫。正统三年(1438)年),以六长官司及镇宁、永宁二州属府,普定卫仅领五千户所。明朝时期,今六枝境内设有(陇氏)郎岱长官司,(沙氏)西堡长官司(驻地在今六枝马场),(温氏)西堡副长官司,边地属十二营司、顶营司,属土司统辖。

(六枝木岗西堡长官司土目遗址)

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把安顺州升为安顺军民府。明朝的安顺军民府与一般的府不同,可以管军事和民政,当时辖有镇宁、永宁、普安(含今盘州地区)三个州,还直辖宁谷、西堡两个长官司(辖今六枝地区)。  

普安卫辖今盘州地区,与贵州都司同时建立。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朝廷撤销普安军民府,将其划归卫所统领,于是升为普安军民指挥使司,领五千户所。同年,增设乐民(今盘州市乐民镇)、平夷(今富源)二个千户所,至此普安卫的千户所之中,只有乐民千户所在盘州市境内,位于今乐民镇。据《六盘水旧志点校》之《普安州志》卷四《兵卫志》记载:“洪武二十二年七月,蒙调征南千户不贴杰的部分创立托落堡口夹牛岭上。二十六年六月,改设为乐民所,其山高峻。城周围一里零一百八十六步,高一丈二尺。城门一处二重。城楼二座,城铺九座。”永乐元年(1403年)以普安安抚司属卫。永乐十三年(1415年),普安改州后,不再属卫。其后,又增设新兴(新兴所即今普安县城)、新城二千户所。

(普安卫旧城楼)

普定、普安二卫军事位置重要,时为明朝军队在贵州系驻防重点。辖六枝地区的普定卫“右临粤西,左控滇服,形势雄远,屹为襟要”。额颁符验二道,铜牌十二面。原额旗军6905名,防守杨家坝、白岩、关口、集翠 台、杨花关等十哨及罗仙关、杨家关、老虎关、牛蹄关、大屯关,并设有普定站。辖盘州地区的普安卫“当云贵之襟喉”,额颁符验三道,铜牌十面,原额旗军13777名,防守亦纳、干沟、永靖、马骢岭 四哨,并设有新兴堡、湘满站、新兴站和亦资孔站。⑦

乌撒卫辖水城西北部的乌撒卫,设立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乌撒卫是四川进入云南的孔道,明朝征讨云南期间,都督胡海洋进攻云南时即先占此要害地方。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后改隶毕节卫。

乌撒卫是明朝在贵州西北一路的防守重点,虽然辖今水城西部,在水城境内并无站所。乌撒卫处于贵州西北的冲

要之地,额颁符验二道,铜牌八面。原额旗军6189名,防守平山、天生桥、杨桥湾等八哨及石驼关、老鸦关、分水岭关,设有乌撒站、瓦甸站、黑张站、傥塘站、普德归站、沾益站。赤水卫“连络滇黔,藩屏川蜀”,额颁符验一道,铜牌十二面。原额旗军7468名,防守梅子、雪山、石关等六哨及雪山关、木稀关、赤水关。⑧

水西卫辖今水城大部分地区,历史记载不多。

六盘水地的卫所“亦兵亦农”、“军政合一”为特征。卫所的开设,是中央集权政治向贵州进一步渗透的重大步骤,也是六盘水地乃至贵州“比同中州”的一个开端。 但是,由于社会条件和战略地位不同,六盘水地的卫所具有卫所与土司间杂的特点。贵州在明以前基本上是土司地区,流官统治区域极少,因此,明初建立卫所时,必然出现“环卫皆土司”的状况,或与土司并驻一地,或卫所与土司辖区犬牙交错。盘州市地区的普安卫,在废除土司之后以其地建立卫所,废普安军民府设普安卫。而辖水城西北部的乌撒卫,卫所与土司并存,乌撒卫与乌撒军民府同在一地,以上两个卫所都兼管土司而成为军民指挥使司。

三、卫所设置对六盘水地的影响

政治上,卫所的设置,极大地改变了六盘水地的的政治形势。卫所本身就是流官统治的一种形式,卫所控扼交通要道,占据要害,造成了建立流官统治的大格局。卫所插进土司地区,窥视动静,熟悉情势,置土司于严密的监督之下,一旦时机成熟,便出兵弹压,实行改土设流。对贵州的政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经济上,开设卫所对驿道建设加强,改变了交通状况,为六

盘水地的开发创造有利条件。大量卫所官兵因军事需要移民进入六盘水地,不但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而且使六盘水地的人口猛然增加,增加了六盘水地的开发力量。随着卫所而来的军屯、民屯、商屯,以卫所为中心向四面扩散, 建立许多屯堡,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不断在六盘水地推广,对于六盘水地的开发具有重大影响。

军事上,卫所制度的制定和施行,有利于封建最高统治者对军队的控制。将军权分割,由兵部统领发兵之权,都督府担任掌兵之职,彼此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如果遇到战事发生,由皇帝命大将挂将军印或大将军印,调集卫所官兵处理战事,战事结束之后,则将领回归朝廷而官军各回卫所。这样,可以防止武人弄权,军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

文化上,随着卫所制度的确立,军屯的实施,大量的汉族移民到今六盘水地,汉文化在时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六盘水地地区得到空前的推广和传播,传统儒学及汉族礼法融入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推动了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变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变夷俗之陋,杜争夺之源”的作用。

总之,卫所的设置作为维护封建统治“长治久安之术”,客观上推进了六盘水地的在经济、政治,乃至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加快了六盘水地的封建化过程,也奠定了六盘水地的格局和发展基础。

注释:

①《明史》卷九十《兵一·卫所》。

②《明史》卷九十《兵一·卫所》。

③《明史》卷七十六《职官五》

④《明史》卷九十《兵二•卫所》,《贵州通史》第二卷。

⑤<明史》卷五十四《食货二》。

⑥《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卷一五九,页七。

⑦郭子章:《黔记•兵戎志》。

⑧郭子章:《黔记•兵戎志》。

(六盘水市地方办公室陆长海整理)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