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常熟地方志回望常熟之三:虞山
虞山,作为常熟的一张亮丽名片,与琴川一样时时成为常熟的别称而名震环宇。比如学人称钱谦益为“钱虞山”,犹如称翁同和为“翁常熟”一样。与琴川有所不同的是,琴川七弦只剩其二,而虞山却始终如卧牛般为镇邑之宝。自打有汉文字起,虞山一直没移动过它的位置,旧时有“十里青山半入城”说,如今已近乎被居民区包围成城中山。在一马平川的太湖平原上,临水而居的人们靠山而栖,确实难得。所谓“仁者乐水智者乐山”,山水皆得的常熟前途无量几乎是铁定的事实。
有人可能会刨根问底,“虞山”之名是如何来的?网络时代一般都是网上的解释说了算,所谓有事无事找度娘。度娘说:“虞山,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古称乌目山,横卧于常熟城西北,北濒长江,南临尚湖。因商周之际江南先祖虞仲(即仲雍)死后葬于此而得名。”言之凿凿,似乎铁案。
到底是否如此,我们还是翻开常熟的志书,以历史的书写流程来看看古人是如何探讨这个问题的。
1.《(至正)志》在虞山条下说:“若夫山之为名,《括地志》【1】则曰‘海禺’,《吴郡志》则曰‘海虞’,《续志》【2】则曰‘海巫’,《祥符图经》【3】则曰‘海禺’,为名不一。至于虞山之得名见《隋志》【4】,《庆元志》【5】引(陆澄《吴地记》【6】)谓:‘本吴之虞乡,孙权置虞农都尉于是,山因以为名。’然《吴越春秋》【7】载:吴太子娶齐女,病而死曰:‘必葬我虞山之巅,以望齐国。’《越绝书》【8】又曰:‘虞山,巫咸所居。’则虞山之名,吴越时已有之矣。窃详此山恐因虞仲而得名。按,《史记》:虞仲即仲雍,奔吴而葬此山上,或者因以名其山。史有两虞仲,一字仲雍,为吴始祖;一周章之弟仲,始封于虞,亦曰虞仲。周章都安邑,称曰虞城。则仲雍所居称曰虞山,理或有之。更俟博议者订焉。”
由于《(至正)志》与《(宝祐)志》高度雷同,最迟在修《(宝祐)志》时,“虞山”之名就固定了下来,而在此之前则有“海禺”“海虞”和“海巫”多种称呼。我们知道《吴越春秋》是东汉范晔著,而《越绝书》一般也认为东汉时期有过修订,因此这两本书都可认为是东汉时期书,那么我们也可约略认为至迟东汉时期,有过“虞山”的称呼。
可是,《越绝书》中的虞山真的就是如今常熟的虞山吗?
《越绝书》中有关虞山有两条记录,一条是“虞山者,巫咸所出也。虞故神出奇怪。去县百五里。”另一条是“齐门,阖庐伐齐,大克,取齐王女为质子,为造齐门,置于水海虚。其台在车道左、水海右。去县七十里。齐女思其国死,葬虞西山。”
我们知道,东汉还没有常熟县,今常熟地区当时属于吴县的北部,因此这里的县是吴县县衙所在地,不失一般性,我们设其在如今的观前街。周秦汉一里约今415.8米,百五里相当于44公里,从观前街到常熟大义虞山西北缘大约46-50公里,巫咸所出之虞山可以假定为今常熟虞山。可是第二条却说“齐门去县七十里”,当时的吴县城有这么大吗?依据现在的地图,从观前街到齐门公交站也不过2.1公里,合4.2里。所以这条记载有问题。又“齐女思其国死,葬虞西山。”“西山”这个概念在常熟历代志书上没有出现过,《(至正)志》记载齐女墓在顶山齐女峰(今称望海墩),后又有人考证出齐女墓在辛峰亭【9】,显然“虞西山”指虞山西麓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众所周知辛峰亭位于虞山东南。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虞和吴二字的关系。“《南山经》有‘天虞之山’,郝懿行据晋人所撰《广州记》,认为即夫虚山,‘天虞、夫虚字形相近,或传写之讹’,这两个字不易讹误,郝说疑非是。‘天虞’疑当读为天吴。虞、吴两字古音同字通,如《论语·微子》‘虞仲’,当即吴仲,清儒刘宝楠说:‘虞吴通用。仲雍称为吴仲雍,故或称虞仲。’《史记·孝武本纪》‘不虞不骜’索隐云:‘何承天云此“虞”当为“吴”……与吴声相近,故假借也。’清儒钱大昕说:‘古文虞与吴通,汉碑亦有“不虞不扬”之文。今《封禅书》作“不吴”,乃后人据毛诗私改。’”【10】据此,我们可以认为“虞西山”或即“吴之西山”,也许洞庭西山可当此。虞山在吴县的北面,从地理方位上讲“虞西山”指如今的虞山是说不通的。虞春认为所谓齐女墓在虞山上也只是传说附会而已,当不得真。
2.桑《志》则说:“虞山在县治西北一里,一名海隅,高一百六十丈,长十八里,周四十六里六十步。《山海经注》云‘吴之乌目山也’,因其别山而名。陆澄《地记》云‘本吴之虞乡,孙权置虞农都尉于此。晋太康二年改为海嵎,以其东临沧海故也。’《越绝书》‘虞山,巫咸所居。’《括地志》则曰‘海禺’,《吴郡志》则曰‘海虞’,《续志》则曰‘海巫’,《祥符图经》则曰‘海禺’。”后面全抄《(至正)志》。
3.邓《志》:“虞山在县治西北一里,《括地志》《祥符图经》并曰海禺,《吴郡志》曰海虞,《续志》曰海巫。以为海禺者谓山临海之隅。以为海虞者谓虞仲尝隐此山。县亦以山名。海巫者以商相巫咸与其子贤尝居之,后葬于此。《越绝书》云‘虞山,巫咸所居。’盖吴越时已名虞山矣。”
4.龚《志》:“虞山……当因虞仲得名。按,《史记》:仲雍奔吴而葬此山之上,因以名其山。”
5.钱《志》:基本沿袭龚《志》。
6.庞《志》:“虞山……以虞仲得名。”
7.丁《志》:“虞山……以虞仲得名。”
由此可见,《(至正)志》和桑《志》没有明确说明虞山名字的真正来由,只是夹带了点私货“窃详此山恐因虞仲而得名”,只是探讨的语气。他们都说《史记》说“虞仲即仲雍,奔吴而葬此山上,或者因以名其山。”可是找遍《史记》只有太伯仲雍奔荆蛮而非奔吴,也从未明确说太伯死后葬于梅里,更未说仲雍死后葬于虞山。明显地他们都在冤枉太史公。而《越绝书》也只是说“虞山者,巫咸所出也。虞故神出奇怪。去县百五里。”如果仲雍确实葬在虞山,《越绝书》能一声不吭?志作者们推论的依据是“史有两虞仲,一字仲雍,为吴始祖;一周章之弟仲,始封于虞,亦曰虞仲。周章【11】都安邑,称曰虞城。则仲雍所居称曰虞山,理或有之。”道理似乎说得过去,可过硬的证据呢?他们客气地说“更俟博议者订焉”,也就等于说“我这是戏说,并不作数,等知识面更广的人来订正”。宋代是学术界怀疑一切的年代,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这种严谨也体现在写志中。邓《志》只是罗列了虞山的曾用名,给出了各种曾用名背后的起名逻辑,跟前两本志犯的同样错误是断章取义,比如《越绝书》上说“虞山者,巫咸所出也。虞故神出奇怪。去县百五里。”一般都丢掉“去县百五里”,有这五字,名“虞山”只能出现在秦代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才有吴县,而没这五字,名“虞山”就可前推到吴越争霸时代,能提前起码三百年。
从龚《志》开始,纷纷坐实虞山得名于虞仲,但是没有一志能提出新的证据,只是把前人的猜测疑问变成了陈述。
关于仲雍不可能葬在常熟虞山,虞春曾有专文《〈让国南来——仲雍>一书中不得不指出的bug》,这里不再赘述。那虞山上的仲雍墓从何而来呢?虞春猜测,最大的可能是吴国灭亡时,仲雍的后人有一支移居常熟,改姬姓为国姓吴,当时一族移民都是要立家庙祭祀先祖的,于是他们将家庙建在了古海禺山(原谅我杜撰“虞山”的曾用名)上,或许还建立了仲雍的衣冠冢以志纪念,一来二去大家把古海禺山称为虞山,古海禺山一路往北还有破山、顶山、乌目山、小山,慢慢地虞山成了整个山脉的统称。虞,通吴,事实上虞山就是吴山。就像常熟有个尚湖,传说姜尚曾到此垂钓,于是以尚名湖。三千多年前,陕西的姜尚曾到江南常熟隐居,又千里迢迢回到陕西钓陛下,帮着周文王、周武王推翻殷商,这故事你能信吗?
东汉人编的那些故事,《左传》《国语》都没有。
注释:
【1】《括地志》:中国唐朝时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由唐初魏王李泰主编。全书正文550卷。
【2】《续志》:疑为《(宝祐)重修琴川志》前的一部常熟志书。
【3】《祥符图经》:宋祥符年间各州县修的地方志。祥符全称“大中祥符”,是宋真宗的第三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9年(1008—1016年)。
【4】《隋志》:《隋书·经籍志》的简称。但此处或可疑为隋代所修常熟县志。
【5】《庆元志》:疑为宋宁宗执政年间所修的常熟县志,现已不存。庆元是宋宁宗的第一个年号,该年号共用时6年(1195年-1201年2月4日),1201年2月5日改元嘉泰元年。
【6】陆澄《吴地记》:依据《(乾隆)苏州府志》补入,原文阙。
【7】《吴越春秋》:东汉赵晔撰,是一部记述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史事为主的史学著作。
【8】《越绝书》:作者不可考,又名《越绝记》,是记载我国早期吴越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又称《越绝》、《越录》、《越记》等。书名之“绝”,旧有“断灭”等说,今人考证,当为上古越语“记录”的译音,是越国史记的专名。
【9】《新版常熟文史资料·海虞诗抄漫话·十里青山半入城》,作者金炎。
【10】《说<</span>山海经>的“天虞”和“天台”》,《历史教学:高校版》2015年第11期,作者晁福林。
【11】此处“周章”明显有误,应该是“周章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