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北到上海,苏州人为何四处移民?
苏南重镇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辈出、商贸产业发达的城市。这里是出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出名的商业要道,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以后就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比之浙南、福建、粤东等海洋气氛更浓、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地区,苏州人的移民传统和闯荡倾向似乎要弱很多。但就是这样一个不需要外逃就能过得很好的地区,其实在历史上也一直向外输出着自己的移民。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带你追踪苏州人的脚步,看看这些软糯的雅士都跑哪去了。
堠馆人稀夜更长 姑苏城远树苍苍
苏州人口的动荡,始于元末明初的乱世。而且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人口迁移从北向南的方向相反,第一波苏州向外的移民,是往北去的。这并非苏州人之所愿,而是被明政府强制逼迫所致。
这时候明太祖上线了,图为国立故宫博物院院藏朱元璋画像(是的,长脸那个是民间版本,嗯。)
明太祖朱元璋对苏州府的人民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感:一方面,这些人在元末的群雄争霸中力挺张士诚,让明军吃尽了苦头;另一方面,苏州工商业氛围浓厚,商家巨子众多,和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价值观相差巨大。
凤阳人民朱元璋似乎不太喜欢苏州
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朱元璋迁出了大量苏州府望族,填充到了更贫困的江淮一带。这些迁出的大族,既分散了力量以免张士诚残部再起;又能让已经被战争摧残的皖北苏北各地尽快恢复生产,重新繁荣起来。
把苏州人迁到皖北凤阳等地在《明史》中有明确记载,从洪武元年到永乐十五年的半个世纪里共进行了18次。
淮河流域极易受黄河改道的影响(横屏食用)
往苏北的迁移尽管不见于正史,但并非没有证据。首先大量苏北名人的家谱谈及了自己的苏州背景:
“洪武初由苏迁兴化,复由兴化徙居白驹场”(施耐庵家谱)
“明洪武年间自苏州迁兴化”(郑板桥家谱)
“吾邑氏族由苏迁泰者十之八九”(《泰县氏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