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网络年鉴编纂初探
二、发展网络年鉴的意义
(一)网络媒体优势
1998 年5 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首次提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以加强新闻传播工作。”从此,“第四媒体”———网络媒体这一媒体新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识和流通。③ 随着互联网发展,伴随计算机和手机终端技术不断提升,各种新媒体、自媒体快速发展,传统纸质媒体发展空间受到不断挤压。《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7)》中指出,截止2016 年12 月网络广告收入已远超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广告收入,报刊广告发行继续呈现断崖式下滑的态势。④ 《2017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7 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7. 51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 3%,手机网民规模达7. 24 亿。⑤ 可见,网络媒体早已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流,一个全民阅读网络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二)扩大年鉴受众群体
传统纸质年鉴虽然定义为资料性工具书,为其官书性质所限,印刷数量不多,实际上多数是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中使用,难以满足社会公众读者的需求。网络年鉴以互联网为载体,使年鉴拥有实时在线服务能力,能够满足多个读者同时阅览的需求,这不仅提高年鉴本身使用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年鉴便民化难题。
(三)年鉴创新发展途径
近年来,年鉴学术界一直在讨论年鉴编纂如何规范与创新。传统年鉴由类目、分目、条目、条目标题、条目内容等构成,相对固定的框架和内容难以满足其创新内在需求。随着网络媒体不断发展,传统阅读习惯不断改变,年鉴要寻求发展,要努力突破其官书局限性,需要创新年鉴的编纂方式,需要逐步从纸质化走向网络化。
(四)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灿烂绚丽的一枝,地方志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历史机遇,更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和全面推动转型升级。① 目前,全国地方志事业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年鉴事业作为地方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抓住机遇,在“一纳入、八到位”的大背景下,要加快推动网络年鉴发展,使其成为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力。
随着网络媒体快速发展,传统文化产业也将随之转型升级,年鉴虽然以官方出版为主,但也需要顺应新时代、新发展、新理念,加快推动网络年鉴发展,创新方式,服务社会,走便民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