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年鉴研究”的搜索结果,共115条
强撰稿工作之基,有效提高年鉴质量
作为档案部门编研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年鉴发挥着重要的“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提高年鉴的编纂质量,发挥年鉴更大的效用,是年鉴编辑人员不懈的追求。从年鉴编纂的整个过程看,从开始布置撰稿工作到完成印制发行,流程复杂,涉及众多环节和众多人员,形成了年鉴品质的多维塑造环境。
浅析互联网信息背景下年鉴的编纂出版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年鉴编纂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既对年鉴编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也带来了新的编纂模式和手段,促使年鉴能够更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文章结合互联网的时代特点,针对年鉴编纂出版工作的变革进行相应的分析探讨。
中国高校年鉴研究的现状、问题及方向
摘要:中国高校年鉴起步晚,编纂工作发展快,但研究薄弱。新編年鉴较早出现的是1986年的《湖南大学年鉴》。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高...
高校年鉴质量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
高校是知识高地、人才高地、理论研究高地,高校年鉴是记录高校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发展变化及成就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对于高校的发展繁荣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年鉴起步晚,发展快,但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框架结构、体例、编撰思路、语言表述等方面,框架设计凌乱,体例五花八门,编撰思路走偏,语言不对路,资料性不强,信息不具体,内容不全面,缺乏新颖性和可读性。
县级年鉴如何充实入鉴内容
吉林省县级( 含县、县级市、市辖区) 综合年鉴编纂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县级年鉴读来“不解渴”“没味道”等现实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县级地方综合年鉴应该从增强实用性、增加自采自编内容及挖掘记述深度、努力呈现地方年度亮点等三个方面入手,以此充实入鉴内容。
观天下如指诸掌 ——中国方志的历史
如果我们想了解某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今天的第一选择可能是上网搜索。在没有百度、谷歌的时代,人们有没有什么方法来了解天下四方的概况呢?有,那就是方志。方志就是地方文献的记载,内容兼含地理与历史,形式包括图像和文字。古代的方志全面记载了某一地区自然和社会的所有信息:地域范围、机构设置、古今变迁、人口、自然资源、名胜古迹、气候灾害、文化教育、历史名人、宗教风俗等,几乎无所不包。
简论地方综合年鉴与地方志书的异同
地方综合年鉴与地方志书都是记述某一行政区域各方面情况的资料性文献,它们既有许多共同点,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二者不能相互取代。本文对地方综合年鉴和地方志书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二者只有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现实服务。
【工作动态】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研讨会在安徽马鞍山召开
2018年5月3日上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主办、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协办、马鞍山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中国年鉴精品工程研讨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指办党组书记、主任冀祥德出席会议并讲话。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郭德成出席会议并讲话,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方文致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方文出席会议。中指办年鉴处处长刘永强主持会议。
论年鉴的连续性及其强化途径
连续性是年鉴的基本特点之一,但在编纂实践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影响了年鉴编纂质量的提高和年鉴功效的发挥。这主要是年鉴编纂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年鉴记述对象及其特性、缺乏读者至上的理念所致。因此,必须切实提高对年鉴连续性问题的认识,加强学习与培训,通过多种途径来强化年鉴的连续性。
地方志服务“一带一路”的路径探析——以纪录片《美丽西江》为研究范本
丝绸之路是一条历史之路,是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