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国《无锡年鉴·第一回》卷首题词

《无锡年鉴·第一回》(以下称《无锡年鉴》)于1930年出版,是我国较早的县级地方综合年鉴之一,蔡元培、宋子文、孙科、马寅初等各界知名人士为其题词。这些题词除少量应景之作外,集中反映了对地方综合年鉴及其编纂活动的认识和评价。今天,中国年鉴走过了百年发展道路,温习这些基于起点和“初心”的题词,应当会对地方综合年鉴的再认识和新实践有所启发。

《无锡年鉴》共有题词31款,《民国时期无锡年鉴资料选编》录其16款。这些题词,除无锡籍立法委员缪斌题“无锡年鉴”四字书名外,其他题词多有立场、观点。题词内容大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年鉴之“年”

无锡本籍实业家荣宗锦(宗敬)题“与年俱进”,中法大学校长蔡元培题“岁计有余”,教育家裘可桴题“岁有比较,为用至宏”。

由于《无锡年鉴》是无锡第一部地方综合年鉴,所以记事时限并未完全局限于“年”,所有篇章的记事几乎无一例外地进行了追溯。如,《党务》中对党部组织从无到有的追述,《政治》中对县行政组织发展变化的追述,《商业》中对商会的创立及其发展过程的追述。这样一个特点,恰恰给后来者一个启示:“年”虽是年鉴的时间刻度,但并非不可逾越的雷池。为了更好记述事物,反映事物之间的因果关联,突破年度不仅是可以的,甚至是必要的。年鉴编纂者如果在记述当年的同时,能够兼顾考虑这一年度在整个时间坐标中的地位,从而贯通年与年之间的关系,那无疑是“与年俱进”的更高境界。

蔡元培所题“岁计有余”正好和“与年俱进”相呼应。此语出自《淮南子》,指日积月累可化不足为有余。在此借以譬喻年鉴通过连年编纂可成积累之功。年鉴的价值体现于个体,但贵在一以贯之地连续编纂。裘可桴所题“岁有比较,为用至宏”,反映的也是年鉴连续编纂的价值。一年一年下来,轨迹可寻,兴衰可考,数据可稽,称“为用至宏”,并不为过。

可惜的是,由于时局和人力、物力等原因,“《无锡年鉴》第一回发刊以来,荏苒五年,遽成绝响”。1935年,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当局“以事隔五年之第一回《年鉴》相应”,组织编写了《无锡概览》,“尝试与第一回《年鉴》互为披阅”。编者考虑到“未必能年辑一书”,于是不称年鉴,而曰“概览”。1991年起,无锡市重新开始编纂《无锡年鉴》,第一部为1986至1991年的年鉴,此后从未间断,诚可谓“岁计有余”了。

二、年鉴之“鉴”

题词中直接提到“鉴”的有四处,“借镜”一处。分别为文字学家胡朴安题“鉴往知来”,司法院院长王宠惠题“鉴往知来,灿然在目”,监察院院长赵戴文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来日方长,永鉴在兹”,无锡县商会主席钱基厚(孙卿)题“与鉴于水,宁鉴于人”,唐奇题“各县政治所资为借镜”。

国人将年度之书命名为“鉴”,实际就把中国年鉴的西方“年鉴”区分开了——至少地方综合年鉴是这样。起源于历书的西方年鉴,更多立足于服务生活、服务当前,很少被寄予镜鉴之道,而我国的年鉴(地方综合年鉴)却多有书写历史、标树镜鉴的意味。如《无锡年鉴》中《财政》记述“无锡县财务局册书联合办公处成立”时,先宏论其必要性:“处党治之下,无论何种事务,当然要有组织、有系统,然后事务乃能有条不紊,可以收指臂相使之效。否则,如一盘散沙,各行其是,不相闻问,事虽成立,而流弊已不可掩抑”。接着对“从前各县办理田赋,对于民间请求办粮过户、官应编造粮册等事”的弊端进行了记述,再记述相关组织的成立,并称“组织一团体”“不特可以解除民众痛苦,即于册书方面,亦可以得到相当保障也”。这样的一种行文特点,带有明显“属辞比事”和“通古今之变”的史裁传统风格。数位题词人不约而同以“鉴”立言,正是国人挥之不去的历史镜鉴思维的一个折射。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