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衡量年鉴编纂质量的几项重要指标

四、行文表述要规范准确

年鉴作为公开出版物,必须符合公开出版物和年鉴的行文表述要求,否则,一些细小的规范化问题也会影响年鉴的编纂质量。年鉴是众手成书,每个编纂人员的文体使用、语言表述、标点符号使用、数字使用、时间表述、计量单位使用、称谓名称使用等存在差异,需要统一规范,如果稍不注意,就会留下遗憾。

(一)文体使用规范。条目使用记叙文、说明文写作,不能穿插总结式、报告式、新闻式、论文式的文体,否则导致大量赘语淹没主题性、实质性资料,造成条目冗长、信息含量不高。条目如需评论时,应该用事实、数据或纵横比较的方法表述,也可借用权威机构、权威人士的评论表述,做到寓观点于记述之中。文风朴实,记述流畅。

(二)语言表述准确。条目语言没有语法、修辞、逻辑错误;表述清楚,没有歧义、异解。防止错用词语和使用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词语。如以前、目前、今后、近日、可能、大概、大约、成绩斐然、逐年增长等词语。按照2013年6月5日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严格使用规范汉字,少用或尽量不用助词、副词,如“了”“的”“为”“共”“已”等字。

(三)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条目中的标点符号按照2011年12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并列的引语之间、书名之间、括号之间不用顿号。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戏剧、歌曲、乐曲、绘画、雕塑、摄影等作品名称也可用书名号标示。书名号的作用可扩大到标示各类作品(包括用文字、声音、图像、动作等表现的作品等)的名称。但是产品名、奖品名、单位名、活动名、课程名、会议名等不能使用书名号。

(四)数字使用准确。条目中的数字按照2011年7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使用。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者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一方面、星期五、第二中学、十八届六中全会。表示序数的“第几”等数字用汉字表示。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字分项之和要等于总项;表格数字与正文中的同一项数字,跨类目、分目的同一项数字要一致,不能发生矛盾。

(五)时间表述具体。年份不能简写,如2017年不能写作“17年”。日期要具体,不能用“去年”“今年”“明年”“上月”“下月”“当日”等时间代名词,也不能用“最近”“目前”“现在”“近日”等不清楚的时间概念。

(六)计量单位使用规范。按照《出版物上数字用法》,非专业科技书刊的计量单位可使用中文符号。使用计量单位,除“产品介绍”中的规格和“主要技术参数”用字母符号外,其他一般用中文符号表示,而不用外文符号,如米、平方米、升、千克、千米、吨、瓦、千瓦/时、千米/时,不用m、m2、L、kg、km、t、w、kw/h、km/h。土地总面积用平方千米,耕地、山地、有林面积用公顷而不用亩,公斤用千克,公里用千米。

(七)称谓名称使用规范。使用第三人称,不用“我国”“我省”“我市”“我县”“我厅”“我局”等第一人称。人物一般直称其姓名,后面不加“同志”“先生”等称谓,必要时可在姓名前加职务或职称。部门、行业一般直称“某某部门”“某某行业”,而不称“某某系统”“某某战线”。对较长的单位名称,除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全称外,可使用简称。简称以通用和规范为原则,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不能简称“无委会”“爱委会”。总之,衡量年鉴编纂质量的指标还有很多,但从年鉴条目编纂来说,影响年鉴编纂质量的重要指标有上述4项。重视和提高年鉴编纂质量,是年鉴工作的核心之处,也是编纂人员的追求目标。只有重视和提高年鉴编纂质量,才能有效推动年鉴事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年鉴的“存史、资政、育人”功能。

(作者单位:江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责任编辑: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