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年鉴记述年度地情的思考
三、增强栏目“综述”要加强系统记述的研究
栏目“综述”记述不系统的常见问题是综述记述要项内容有缺,统领下位类事物不够。一般而言,年鉴栏目的综述应综合记述本栏目记述的大类事物( 事业、行业、部门) 本年度的基本全貌。需要改进的地方有7 个。
1. 栏目“综述”要系统记述大类事物( 如区委、工业、建筑业、街道) 本年度发展变化的整体面貌,不要缺要项内容。如工业不能只记工业行业和支柱、新兴产业,不记产业园区、产品、技术创新和工业管理、工业经济结构和投资等要项内容。要对工业经济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系统记述。注意全面记其总体情况( 确定好稳定的年年要记的内容,如工业的发展、管理、行业结构、产业园区经济等) 、重要举措( 和其各分目的要项工作有所不同) 、工作实绩( 效果) 、高级别的荣誉,列基本数据或基本情况表,如工业经济指标统计表。
2. 应系统概括本年度部门职能工作,事业、行业特色。也就是说,既要有该栏目所记述的大类事物年年都要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内容、基本数据、基本构成,又要有本年度与以前不同的变化、发展特色,体现本事业、本行业、本部门的新鲜特色内容。如某地2016 年统计局新增现代服务业的统计,那么该年鉴的“商业服务业”栏目的“综述”就不仅要记述商业、服务业年年都要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内容、基本数据、基本构成,还要重点记述现代服务业的行业构成、税收贡献、发展举措、管理与服务等年度新变化内容。
3. 既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又不能与栏目下分块( 中小类) 设置的分目概况机械重复,注意不同的记述角度和内容分工,特别是数类并栏或类近相联的栏目。如经济行政管理,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金融业、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对外经济贸易、国内经济合作等。一般而言,栏目综述应从本领域宏观出发高屋建瓴地作精练的概括记述,以记总体( 大类之整体) 工作、总体特点、总体数据、较高荣誉为主。而分目之概况则比较具体地记述本部门各方面( 中小类) 的基本情况、基本工作、主要成绩、典型和不足。二者之间,切忌机械重复,如人民团体综述和工会分目概况都记工会组织、会员数据就是无必要的机械重复。注意数类并栏的栏目不宜多,能不并栏尽量不并,否则记述太过粗浅,难以记述深层次的内容。如政法军事并为一栏,公、检、法、司、武装、民防就只能设置为分目,那么这些大类事物就都只能记述两个层次的内容了,自然难以记述三、四层次的内容,使记述难以深入或失之过简。
4. 特别要避免综述与概况或条目在记述同一件事、同一项数据时出现矛盾。一般而言,同一项数据不要多处出现,如在综述与条目、综述与概况两处出现的话,一是改变角度( 一记绝对数据,二记相对数据,如增长率或倍数等) ,二是不能矛盾,必须用同一个来源的数据。如人口数在公安栏目和社会事务管理栏目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分目分别使用时,要用同一来源数据,如不是同一来源则需说明数据出处和统计口径。
5. 防止有定性记述,无定量记述,要文表相配合。比如房地产业的综述,不能只记房地产管理的内容,不记房地产行业发展的经济指标和管理的业务量,诸如完成县、市、区税收总量及其占比,商品房预售登记面积、总成交金额及其分类情况,存量房交易面积、金额及其分类构成等主要行业经济指标。再如街道综述,在记述街道经济发展内容时,应列本地全部街道引进企业情况表、税收完成情况表,不作这个定量记述,本地街道的整体经济发展规模、水平,及其在本地经济中的地位就显现不出来。近年街道不再招商引资和主管经济,则不需再记。这些都是年年都要记述的相对稳定的基本数据。一般而言,各个国民经济行业如工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邮政电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都应在综述中随文设置行业主要经济指标表,其他经济管理部门,政治、文化、城建、社会等部类各个栏目的综述或概况也应有定量记述或随文设置基本情况表、基本数据表。这些数据或表格是反映各行各业、各类事物年度发展情况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比附录的统计资料丰富、全面得多,它与各栏目、分目的文字配合,才能反映所记事物全貌。
6. 摒除笼统的记述、总结式记述、空洞无物的记述。切忌采用一是什么,二是什么的句式,必须分块记的话,也不要用“1.” “2.” “3. ”等来分项记,通常是改成暗子目。如街道综述下暗分成建设社会生活共同体、创建和谐社区、夯实基层政权、深化社区服务、推进创业就业、落实帮困救助、强化为老服务、调整行政区划、服务区域经济等子目来记。它由地区办来记,主要记全区的街道工作,和各个街道分目的概况所记一个街道的内容、数据乃至角度完全不同。在综述的暗分子目时要注意( 街道工作) 要项不缺,一项工作暗分成一个子目。这些子目实际上是年年都要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内容,但是要采用动态的子目标题来反映该项工作本年度的特色或变化程度。
7. 栏目设置综述应作统一要求,不宜有的设,有的不设。撰写要素也应作统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