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旧志记载中的“清明节”
清明节与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并称为民间祭祀祖先的三大“鬼节”。从山西旧志的记载看,尤以清明节为最重。一是最为普遍,无县不过节;二是最为隆重,无县不上坟(后两节在平遥等县仅是家祭、路祭)。
祭祖扫墓
看旧志记载,古人的清明节过得让现代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既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上坟)的凄凄惨惨,又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踏青)的悠悠闲闲,更有“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放风筝、荡秋千)的热热闹闹。感觉与另外两个鬼节的萧杀、肃穆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其实,清明最开始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农耕节气,既不管哭,也不管闹,只管“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所以演变成又哭又闹的清明节,还得说到两个已经消失的节日——上巳节和寒食节。
上巳节
上巳节“祓禊”
上巳节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早在先秦时,这个日子就已成为广受欢迎的民俗节日。主要活动是男女老幼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所谓“禊”,即“洁”,“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清除不祥的仪式。官府还专门设置女巫一职来主持。
先秦时期的上巳节,还有一项祭祀内容,就是招魂避邪。当时认为柳枝有驱邪功能,所以这一天人们会编柳圈或者折柳枝带在身上。
汉代以后,上巳节的祭祀内容消失了,变成了纯粹的游玩活动。
到了宋代,理学盛行,讲究“存天理,灭人欲”,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这样大型的群体性露天混浴显然格格不入,上巳风俗渐渐衰微。
上巳节的消失,在山西旧志中有所反映。有的明确说此为古代节日。乾隆《潞安府志》载:“三月三日,俗以此日为祓除,殊失上巳故典。”民国《翼城县志》载:“三月初三日,为‘上巳’。古人以为修禊、踏青令节。”
有的虽然没有明说,但语焉不详。民国《阳高县志》载:“三月三日,上巳节。”康熙《汾阳县志》载:“三月初三,为‘上巳日’。”相比于志书对其他岁时节令的铺陈,上巳节已经不再流行,当可想见。
上巳节曲水流觞
但一些旧志记载也反映出,上巳节的修禊踏青、曲水流觞等内容,直到民国时期还在少数文人雅士中仿行。民国《灵石县志》载:“三月初三日,为‘上巳’,古人以为修禊踏青令节,迄今文人学士犹有行之者。”民国《临晋县志》载:“三月三日,为‘上巳’,古人以为修禊踏青令节。临俗,惟文人学士或于此日载酒吟诗。”康熙《猗氏县志》载:“上巳,士人踏青,惟涑水桥西河堤最盛。”
上巳节插柳
而对普通百姓来说,特别是在吕梁、临汾、长治等地区,上巳节的插柳习俗虽然沿袭下来,但已从最初的招魂避邪演绎为更现实的驱虫、避蝎。康熙《永宁州志》载:“三月三日上巳,以背柳梢作圈插壁,避蝎。”雍正《石楼县志》载:“三月初三日,……上巳,取柳条作圈避蝎。”民国《浮山县志》载:“三月三日‘上巳’之辰,取柳条作圈,辟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