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康乾南巡遗迹探访
盐课钱粮,关系军国急需
“盐课钱粮,关系军国急需”“盐课关系国赋,最为紧要”“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损益赢虚,动关国计。”扬州盐商的巨富是利用清朝政府给予他们的特权——盐引制,通过垄断经营、贱买贵卖等手段取得的。他们兴盛于此,也败落于此。有特权庇护,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官商。盐商们的大量财富成了清政府特殊用项的来源,两淮的盐税直接关涉到清政权的经济命脉。
两淮盐运使司(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设在盐区,运司、辖3个分司、23个灶场。管盐的收购运输。
两淮巡盐御史:即两淮盐政,驻扬州,职司巡视管辖两淮(淮南、淮北)盐务,统辖江南、江西、湖广、河南各府、州、县额定引盐的销售,监督户部所属运司、分司、灶场的生产运输管理,查缉私盐。巡盐御史衙门又名盐漕院,设于两处,扬州府城内和仪征县南。
据《清宫扬州御档》中有两淮盐政吉庆在《奏为圣驾南巡两淮商人程可正等公捐百万银两事》奏折中称“江省幸蒙恩允南巡,万姓欢腾,淮商倍切所需费用久愿公捐,其踊跃难形情状”。虽然乾隆首次南巡到底花了多少银子并没有明确数字,但是光扬州盐商助其南巡就捐了100万两银子。取宠皇帝也是他们维持特权的方法。乾隆于十八年南巡时,扬州盐商捐银二十万两修建行宫。为此乾隆特允许纲盐、食盐每引增加十斤以示奖励。乾隆的几次南巡,盐商们都是巧思妙想,广造园林,争奇斗妍,以奉宸游,有“一路楼台直到山”之称。无怪乎乾隆惊叹说:“扬州盐商,拥有厚资,其居室园囿,无不华丽崇焕。”
上至皇帝,下至臣僚和扬州盐商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微妙关系,扬州盐商也无形中承担了许多封建义务。遇大灾大难时,大力支持清政府是他们报效朝廷的最好机遇。如台湾林爽文起义时,扬州盐商江广达主动捐银二百万两,“以备犒赏”。嘉庆年间,川楚陕白莲教起义,清政府军饷匮乏,扬州盐商鲍漱芳积极向清政府“输饷”,清政府为此赏给盐运使的头衔。清政府治河经费不足,扬州盐商“集众输银三百万两以佐工需”。
扬州盐商对清政府作出很大的贡献,清帝对他们也恩宠有加,有两件上谕档、案看出当年盐商加官晋职的情形,“上谕两淮盐政吉庆,数年以来办理事务,颇知黾勉,著赏给奉宸院卿衔以示奖励。”乾隆十六年三月又谕曰:“王儒正不胜副都统之任,著以协领补用。其京口副都统员缺。著吉庆补授。镇江距扬州甚近,可以不时往来,所有两淮盐政事务仍著吉庆管理。”而在南巡的中途,乾隆又对吉庆进行了恩赏。吉庆也为此特上奏《奏为圣驾南巡恩赏物件频颁御筵谢恩事》。从吉庆的奏折中可以得知,乾隆对吉庆频繁颁旨赐予御筵,此外还赐其黄马褂、良马、貂皮、细缎、荷包等物,尤其是御赐黄马褂,这在当时当属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些说明,乾隆对扬州的各项迎驾工作是十分满意的。乾隆二十七年二月十四日,皇帝颁旨“此次南巡,所有两淮商众承办差务,皆能勇跃,急公宜沛,特恩以示,奖励其以加奉宸苑卿衔之。黄履暹、洪征治、江春、吴禧祖俱著,各加一级,已加按察使衔之,徐士业、汪立德、王勋俱著,加奉宸苑卿衔,李志勋、汪秉德、毕本怒、汪涛著,各加按察使衔,程征著,赏给六品职衔,程扬、宗程玓、吴山玉、汪长馨俱著,各加一级。”政治上的加官晋级不过是虚头衔而已,得名是为利,乾隆深知盐商的心思,于是经济上又给予恩惠,同日又颁旨,“上喻两淮商众现已加恩优叙,更念该商等销引办课,岁额通完,而于承办差务,尤能勇跃急公,深堪嘉予,著再加恩,自壬午纲为始,纲盐食盐每引加赏十斤,不在原定成本之内,以二年为限,庶民食既足,而商力亦纾用,示恤商爱民之意。”
江春,为清乾隆时期“两淮八大总商”之首。因其“一夜堆盐造白塔,六次接驾乾隆帝”,而被称为“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天下最牛徽商”。江春担任“两淮盐业总商”40年,两淮盐业达到鼎盛,深得乾隆皇帝器重。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均由江春承办一切供应。皇帝两次亲临江春的别墅“康山草堂”,赐了玩意题了字,还先后赏了好几个头衔,荐至一品,并赏戴孔雀翎,这些可都是当时盐商独一枝。乾隆五十年,江春更是受邀赴宴于京城乾清宫举行的“千叟宴”,所得恩宠在盐商里可谓登峰造极。值得一提的是:江春家养的戏班子“春台班”,乾隆五十五年,与“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一道,奉旨入京为乾隆皇帝80大寿祝寿演出,演绎出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四大徽班进京”事件。晚年,江春因“家产消乏”,家财耗费一空,乾隆皇帝居然两次赏借皇帑55万两白银,也就是借他本钱做生意。江春去世后,乾隆皇帝又赏赐其子江振鸿5万两白银,作为营运盐业的资本。一介布衣商人,获帝王如此殊荣与恩宠,史所罕见。